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鄉級建立和諧先進鄉材料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推進新農村和諧穩定、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村狠下功夫,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力求提升村風文明,樹立良好村風。
一是創新教育方式。堅持作報告、讀文件、發材料等傳統教育形式基礎上。利用走村串戶聊天、茶話座談會、電視遠程教育、電影放映工程、宣傳欄、廣播會、外出參觀學習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新載體,深入淺出而又系統性的開展理論、道德、科技、法治等培訓。
二是豐富教育內容。村黨支部著力從解決廣大村民的精神動力入手。教育干部和群眾;堅持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積極引導村民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的關系,處理好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激勵村民愛家鄉、愛集體,為村的發展做貢獻。
三是活躍教育載體。通過精心舉辦“三級聯創”創綠色小康村”村莊整治評比”平安家園創建”和評比“五好家庭”好媳婦”優秀黨員”等一些村民喜聞樂見、各具特色的活動。
黨員干部總是不分晝夜沖在一線。地震,當雪災、臺風等災害發生時。村里組織了捐款,村兩委班子、黨員干部帶頭捐款,許多村民自發參加;村莊整治開展時,黨員干部除帶頭拆欄、拆廁,還發動親友積極支持新農村建設;汛期來時,黨員干部都不畏困難,不辭辛勞,以“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切實把防汛抗災工作作為當前首要任務來抓,積極投身到防汛抗災第一線,爭當“畬鄉先鋒”大災面前顯身手;村里的老黨員、特困戶等,村里逢年過節組織慰問;因災致貧的農戶,村里均采取各種方式幫助走出困境。
發展特色產業抓新農村建設。
先后投入近80萬元對全村村莊環境進行了全面整治,新建公廁2個,四格式衛生廁所82個,道路硬化2.5公里,安裝路燈50余盞,清理垃圾40噸,村莊綠化2400m2實行了門前三包制等;此外共發展了沼氣池25口,有效地改善了農村生活環境,村全面實施了村莊環境整治工作。節約了能源,發展了循環經濟,使農民群眾得到多項綜合收益。村莊環境建設的基礎上,今年村還投入50余萬元,農民飲用水建設、道路硬化、村莊綠化、垃圾處理等方面進一步優化了生態環境。
村順應發展要求,近年來。結合本村實際情況,緊緊圍繞“農民跟著產業走、產業跟著龍頭走、龍頭跟著市場走”戰略部署,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千方百計增收入、千方百計謀出路”上動足腦筋、使足勁,全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全村農業產業已形成以科技為依托,油桃種植、生態養殖、茶葉種植、黑木耳培育”四大特色產業齊頭并進的良好局面。
抓好平安村建設構建和諧著力從宣傳教育、防范、矛盾調處、打擊處理入手,村認真落實綜合治理工作措施。抓好平安村建設,促進了社會的穩定。
一是抓普法依法治理網絡建設。按照鄉“五五”普法規劃要求。群眾法制觀念普遍增強,制定了年度實施意見,與鄉政府簽定了普法責任書;制訂普法制度并上墻;并配合鄉普法領導小組抓法制宣傳教育。平安建設知曉度90%以上,群眾參與度60%以上。
二是抓人民調解組織網絡建設。建立健全了村、組人民調解網絡。成立了35人的調解委員會。建立并完善了矛盾糾紛排查、預警、調解、處置四個機制,全村形成上下聯動、縱橫聯網、責任落實、運轉有序的大調解格局,基層司法行政整體職能得到充分發揮。截止目前,村矛盾糾紛調處率100%成功率95%以上。無民事糾紛轉刑事案件,無殺人等重大刑事案件,無邪教組織和非法宗教組織活動,無群體事件,無赴省進京到市上訪,無到縣集體訪。
三是抓各項制度網絡建沒。村在村、組兩級調解組織網絡已健全完備的基礎上。并懸掛上墻,真正實現了靠制度管人、管事,有效規范了行政行為。同時建立了六個制度一個臺”即:村目標責任考核制度(年初簽訂了責任書)調解人員培訓制度(每半年一次)矛盾糾紛排查報告制度;矛盾糾紛調處督辦制度;矛盾糾紛及不穩定因素調處聯合辦公制度;矛盾糾紛及不穩定因素排查、調處情況匯報制度;矛盾糾紛調處臺賬。
四是抓安置幫教網絡建設。按照文件要求。一是建立歸正人員檔案和登記制度。二是落實幫教責制,年初村與鄉政府簽定責任書,被幫教對象的責任分別落實在村干部人頭;三是落實幫教對象考察制度,考察情況責任人每季度向鄉上報告一次;四是制訂幫教措施,如農村“五保”低保、醫療救助等惠民政策優先落實;五是及時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使他分享到黨和政府的溫暖。截至目前,村刑釋解教人員、社區矯正對象、失足青少年幫教率100%
五是抓治安綜合治理網絡建設。強化措施。維護了社會穩定,有效地推動了全村平安建設。組織上進一步完善了全村人民安全防線建設,并積極開展了治安綜合治理。責任意識上,層層落實工作責任,強化組織領導。工作思路上,明確了大邊防”觀念,始終將“兩盜一搶”為“嚴打”整治的重點;工作措施上,動員全村上下方方面面的力量,參與打擊、查處力度。
六是抓以創安為載體。加大對各自然村的安全創建活動,同時建立村夜間巡邏守護專業隊,由五人組成,配齊器械,初步構建起了以村、組建設為基礎,群防群治,打、防、控、管”一體化的治安防控體系。
流動人口登記達到100%簽訂安全協議書,村兩委主動做好安全生產、安全防火的義務檢查宣傳工作。加強了對流動人口的管理并登記造冊。發現安全問題及時解決,未發生無重大交通、火災和安全生產事故。
使全村村民的素質提高了法制觀念增強了遵紀守法的多了違法犯罪的少了凈化了治安環境和社會風氣,村深入開展平安村的建設。呈現了祥和穩定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