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教育思想論文:日式家庭教導思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李梓嘉單位:沈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日本十分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日本人對孩子的素質教育貫穿于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而非僅僅靠學校的教育。首先,日本人十分重視的禮儀教育對孩子的影響。禮儀是一個人外在的體現,而文明的禮儀行為則體現了一個人的素養。
日本小孩在父母的教導下大都養成了文明禮儀的習慣,比如小孩每次出門的時候都要告訴父母他出去了,回家后呢還要告訴家里人他回來了,這都是文明禮儀的體現。其次,日本人也很注重孩子的抗挫折教育。日本的父母從來不會像中國父母那樣溺愛孩子。當孩子做事遇到挫折時,中國家長通常會說“要不就不要做了”或者是“我來幫你做”,但日本的父母經常是鼓勵自己的孩子自己克服困難,然后取得最后的成功。再次,日本人重視孩子的自立教育。雖然中國也一直在強調孩子的自立自強,但是現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父母哪會舍得讓孩子自立呢。但是日本父母不一樣,日本家庭會從小就培養孩子自立自強的精神,盡量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后,日本人特別注重對孩子創新精神的培養。
中國的孩子最缺乏的就是創新性,在書本知識的禁錮下,好奇心早在搖籃里就被扼殺,思維方式僵化,很少能想出新的東西。但是日本的家庭從小就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鼓勵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想法,發掘潛在的創新性和創造性,從而造就了日本的創新精神。總而言之,日本注重從小培養孩子的文明禮儀、自立精神、抗挫折能力和創新創造意識,從而為孩子未來的人格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日本的家庭教育與中國的家庭教育的差異
日本的家庭教育與中國的家庭教育差異比較大,最主要的差異就是教育理念的不同。日本人非常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注重孩子的禮儀教育、抗挫折教育、自立教育、創新教育和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等。
而中國的教育理念與日本的教育思想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不同,甚至是恰恰相反的。首先,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因而中國很重視禮儀教育,但是由于中日文化的不同,所以兩國的禮儀教育也自然有所不同。日本的“繁文縟節”很多,而現代的中國就沒有那么多的禮節了,一般來說,在外面,就是見人要問好,以示尊敬;而在家里,由于現在中國父母的溺愛,似乎就沒什么禮儀可言了。其次,日本人重視看挫折教育,而中國家庭則很少涉及這方面的教育。中國的家長對孩子極其寵愛,甚至是溺愛,將他們的孩子“保護”得妥妥帖帖,生怕被一點點挫折、失敗打到,可是他們殊不知這樣做的后果就是當他們孩子獨自遭遇挫折失敗的時候,他們就會一蹶不振,從此掉進萬丈深淵。
比如,當孩子摔倒的時候,日本媽媽會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繼續走,而中國媽媽一定會馬上跑過去抱起孩子,還責怪地硬。再次,日本父母重視孩子的自立教育,中國的父母則是包辦了孩子的生活。日本父母讓孩子學習做家務,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中國的父母則是為孩子做了一切本該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其實中國的孩子總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幫爸爸媽媽做家務,可是,很多中國父母根本就不可孩子這樣的機會,結果當孩子長大了才發現,除了學習幾乎什么都不會。最后,日本重視孩子的創新教育和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而中國的教育思想才正在朝著方面發展。但從家庭教育這塊來看,很多中國父母還沒有意識到創新精神和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總是強調考試成績。不過,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在創新方面應該會有所進步。
日本的家庭教育與中國的家庭教育有很多不同之處,而對比起來,中國的教育有很多方面確實需要向日本學習,只有這樣,中國才能發展成為世界之林的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