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歷史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歷史學習不僅僅是表面上了解過去發生的事情,而重要的是在了解歷史的過程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在未來的生活中避免走上錯誤的道路。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的教學任務是培養學生的歷史分析能力及歷史發散思維,使學生通過歷史學習具有正確看待歷史的眼光和能力。在核心素養教學理念下,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歷史解讀能力和歷史價值觀等。
一、建立歷史知識框架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課本的內容有了很大的改變。在內容的編排上,是按照不同方向的專題進行編排,這樣的內容安排會造成歷史學科內容時空跨度大,不能讓所有的學生都很好地了解歷史知識,導致一些學生對歷史的學習不清不楚,也就無法產生更多的興趣,從而失去了歷史學習的信心。因此,高中歷史教師應重視改變學生的歷史思維模式,不能讓學生按部就班地跟著聽課和復習,而是要讓其進行質的轉變,給他們建立起歷史知識的框架。教師給學生建立歷史知識框架有很多好處。可先讓學生了解時代的大背景,明白歷史發展的規律,在腦海中有一個時展的順序表,這樣可以更好地理解歷史課上所學的內容,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歷史事件發生的緣由。如果教師在學生的心中建立起了歷史知識框架,就可以往里填充內容。學生明白了歷史發展的時間順序,明白了歷史事件的意義,就可以運用自己的方式來記憶學習歷史,也可以更加主動地學習歷史,培養自己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教師也可以以此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課本內容的使用
在高中學科教學中,歷史應該是能讓很多學生感興趣的科目。因為歷史學習內容非常豐富,并且歷史故事和歷史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有相當的趣味性。所以很多學生對歷史學科都是比較感興趣的。那么,歷史教師就可以抓住這一點,在新學期開始的時候,先給學生一點歷史閱讀的時間,讓學生把自己感興趣的教材內容都讀完,這樣在以后的學習中,學生理解起來會更加深刻。現在的高中歷史課本都帶有注釋和圖片,教材內容生動形象。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就可以利用這些圖片向學生們提出一些問題,引發他們對圖片所反映內容的思考,從而使學生的大腦飛速地運轉,全神貫注地學習歷史。
三、歷史資料的收集與深入研究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一些除了教材之外的歷史資料來作為教學的內容,這對于教材知識點的學習可以起到輔助作用。教師可以事先在網絡上收集一些符合學生年齡特點且對他們有所幫助的歷史資料。要遵循深刻性的原則,找一些能夠啟發學生思維、促使他們思考的資料。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展示相關資料的時候,也不能沒有限制地讓學生觀看,可以讓學生對這些歷史資料進行分析、評價,在了解歷史的過程中培養自己對于歷史事件的認知能力,辨別歷史中的精髓與糟粕,然后在理解了知識后進行總結和概括,引導他們養成閱讀材料——得出結論——發表自己觀點的學習思路。這樣一來,學生核心素質養培養就得以實現,也為他們將來的學習生活打下基礎。如教師在教學西漢時期的歷史時,可以搜集一些東漢時期的歷史資料讓學生們對比著進行學習,這樣可以讓學生對西漢時期的思想政治歷史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此外,學生對比著來學習,對于秦漢到晉時期歷史知識框架建立的認識會更加清晰,而不會像書本上那樣內容比較分散,學習起來容易混淆。同時,引入一些東漢時期的歷史資料也可以讓學生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促進學生知識體系和歷史時空觀念的進一步完善,學生在未來的歷史學習中會有更加清晰的思路,可以更好地理解相關歷史知識。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力
歷史包含的內容豐富多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故事性。提高教學的趣味性,不但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而且有助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構建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緩解緊張的學習壓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合理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手段,采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向學生們展示文字內容和圖片,通過視頻教學的形式加深學生對于歷史事件的印象和理解。通過構建歷史情境,能使學生們切身體會到歷史事件中人物的行為和思想,使其感同身受,了解歷史和現實的差異性,思考歷史事件的內涵及意義,了解歷史人物拼搏斗爭的初衷和緣由,不但有助于加強學生歷史課程的學習,提高其知識水平,而且歷史人物的思想和道德品質還能夠影響學生自身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建立,有助于學生養成堅忍不拔、勤奮刻苦、自立自強、頑強拼搏的優秀品格。
作者:劉鵬 盧妏靜 單位:通渭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