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教育中產學研結合教育模式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高等醫學教育的重要性日益顯著。為了培養出合格的醫學人才,就要積極采用產學研結合的方式,保證高等醫學教育更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產學研結合能夠保證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使學生熟練掌握本專業知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當今社會對于醫學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高校要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積極應對各種挑戰,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
關鍵詞:產學研結合;高等醫學教育;應用
一、引言
高等醫學教育在高等教育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在高等醫學教育中實現產學研結合是與時俱進的體現,更是高等醫學教育的特殊性所決定。在開展高等醫學教育時,教師要使學生具備強烈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掌握專業的醫學知識和技能,而這則需要產學研結合和有效應用。
二、產學研結合教育模式在高等醫學教育中的意義
(一)產學研結合強調明確目標,分工協作在高等醫學教育中應用產學研結合,就是將高校、醫療衛生單位、科研院所以及企業的優勢相結合,使其能夠共同為我國醫學事業而努力,培養出合格的人才。四者聯系緊密,分工明確,以合作、協同的方式實現對人才的培養。高校的主要任務就是加強對人才的培養,便于學生進行基礎學習和研究;醫療衛生單位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使其能夠深入了解各種基礎操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服務;科研院所和企業側重技術、產品研發,在人才培養方面會側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由此可見,產學研結合是保證高等醫學教育培養高質量人才的關鍵。當今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十分多元化,學生畢業后,除了要有專業的技能和扎實的知識之外,還要有良好的職業使命感,積極創新,勇于突破各種難題,不畏懼挑戰,如果教育模式比較單一,對于人才的培養將會十分不利。產學研結合可以保證高校與其他機構進行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保證資源得到充分利用,這對于人才培養大有裨益。高校、醫療衛生單位、科研院所、企業各有其優勢所在,將這四者相結合,就可以保證學生有更多機會投入到基礎研究之中,也可以為高校節省人才培養的投入。各合作單位拿出各自的優勢資源,就可以保證人才培養力量不再單薄,實現多方共贏。
(二)提高學生的理論素養,為創新型人才培養奠定基礎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醫學知識和技術也會悄然發生變化。在高等醫學教育中融入產學研結合,可以保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接觸到當代醫療衛生事業。教師會為學生列舉、闡述先進而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保證學生能夠學到前沿的醫學理論,使學生的醫學理論素養不斷提升。同時,產學研結合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使學生得到鍛煉的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人才是否具有創新能力,將直接關系到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這就需要高等醫學教育加強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充分應用產學研結合,滿足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對人才的迫切需求。
(三)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多方受益在高等醫學教育中會產生科研成果,要將這些成果及時轉化,才能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通過產學研結合能夠保證高校的科研成果得到及時轉化。高校與相關科研機構合作,就會擁有更多的資源,還會構建良好的科研氛圍,而這對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十分有幫助。科研人員通過不斷鍛煉,可以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將其組建成專業素質過硬的隊伍,就能夠為廣大學生提供更多的資源和研究機會,開拓學生視野,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科研意識。科研成果可以轉化成醫療資源,提高我國醫療服務水平。企業也可以通過科研成果的轉化推出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從而提高企業的效益。
三、產學研結合教育模式在高等醫學教育中的應用
(一)制定完善的合作規劃,組建專業優秀的人才在高等醫學教育中應用產學研結合教育模式可以保證高校、醫療衛生單位、科研院所和企業開展高效合作,實現資源優勢互補。為了促進產學研結合有效發揮作用,就要構建相應的運行機制。高等醫學教育要有明確的目標,制定有效地戰略規劃,實現與其他機構的合作。高校產學研結合教育模式存在的普遍問題是合作時間比較短,雖然以項目為中心,但各參與方往往以自身利益為主,并沒有考慮其他合作方,合作關系不緊密,這樣就不利于科研成果的轉化。合作的目的就是要互利共贏,因此,穩定合作關系才能保證合作關系更加持久,才能實現多方共贏的局面。通過完善的合作規劃,可保證各合作方的利益,使其有共同的目標,以協作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除了制定合作規劃之外,還要培養專業的人才,使其能夠有效保證產學研結合應用順利。由于項目不同,人才的服務方向也會有所不同,在明確項目的前提下,要保證合作時間合理,改變人員流動頻繁的問題。因此,除了要保證人才質量外,還要提高合作團隊的穩定性。要明確各方分工,使其能夠了解自身的任務以及任務的完成時間;制定完善的考核機制與激勵措施,激發參與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責任感,具備良好的團隊協作意識,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從大局出發,全面提高合作水平。
(二)創新教學模式和科研模式,壯大師資隊伍高等醫學教育開展產學研結合時,需緊密圍繞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本專業的教學特色,實現與產學研結合的無縫對接。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加強學科建設,使人才的培養更有針對性。要充分做到以學生為本,既要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又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充分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保證學生具有更多的科研意識。在產學研結合模式下,學生能夠有更多的精力和實踐投入到科研實踐活動之中,明確任務,全身心投入其中,提高對工作的責任感,從而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產學研結合教育模式的應用還離不開強大的師資隊伍做保障。高等醫學教育的特殊性決定其師資隊伍與眾不同。在產學研結合的背景下,除了學校教師隊伍之外,還有醫療衛生單位帶教老師。這兩支教師隊伍有明確的分工,具有不同的優勢,因此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學校教師主抓教學,醫療衛生單位帶教老師則具有更加豐富的科研經驗,這兩支教師隊伍能夠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實踐機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與綜合素質。在產學研結合模式下,高等醫學教育模式的創新與人才進步對于學生素質提升大有幫助。隨著時代的進一步發展,醫學知識和技術更新速度越來越快,這就意味著社會對于醫學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只有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加大科研參與力度,選擇優秀的教師培養學生,才能保證學生的知識始終與時俱進,其所具備的能力亦不再單一。
(三)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定期評估產學研結合教育模式的應用效果需要得到有效、全面、客觀的評價。現有的評價體系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高校與合作單位要積極構建健全的評價體系,對高等醫學教育產學研結合情況定期檢查和評估。在這一評價體系中,要細化評價指標,使其能夠有效保證評估結果客觀、公正、準確。合作方要根據評估結果找到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進,為實現人才培養提供充分的保障。合作方要明確職責,同時要構建與自身相關的評價體系,保證評價結果合理。評價方式可采用定期評價與隨機評價的方式,也可以將二者有機結合,這樣就能夠進一步明確各方的職責,使其能夠嚴格按照要求開展工作,便于得出合理的評價結果。
四、結束語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高等醫學教育在培養人才方面可謂任重道遠,這就需要加強產學研結合模式應用,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產學研結合對各合作方提出很高的要求,合作方需拿出優勢與合作誠意,明確合作目標,為培養人才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程和偉,李章勇,王偉,田銀,趙德春,冉鵬,劉潔.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生物醫學工程本科教育模式探索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8):60-63.
[2]張立巖,聶影,孫新,張弘,唐濤,呂嘉,張家偉,王晶,婁霖,吳芳,田倚萱,蘇杭.產學研協同創新背景下如何提高醫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8,33(3):294-296.
[3]劉蒙.探索產學研合作培養應用型康復技術人才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19):94-97.
[4]李維山.產學研結合教學模式在病理學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15):48-49.
[5]梅寒芳,楊紅,李紅枝.醫藥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產學研動態教學初探[J].基礎醫學教育,2014,16(1):62-64.
作者:劉巍 單位:山東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