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哲學視角下的大學英語教材建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教材立體化開發與體驗哲學的關系
體驗哲學界的專家通過名畫欣賞和名作閱讀韻律的研究探討了視覺和聽覺的體驗性及身體意象組合理解的特征,通過對德國大哲學家Cassiere的哲學社會人類學的文化人類學、象征主義及比較生物觀的討論,展示了視覺、聽覺體驗性研究的新成果。體驗哲學的精髓界定了人類的認知是體驗的,那么,立體化的教材建設也應該遵循體驗的本質,教材要在內容和形式上盡量創造真實的教學語境。以大學核心商務英語系列教材為例,其主要內容是外貿實務知識及與外貿實務緊密相關的業務和活動及生動的外貿故事、典型案例。與傳統的“外貿實務”不同,每一冊書都吸收了當今新生的電子商務發展所帶來的新的貿易形式和業務手段,與時俱進,培養了學生應對新型外貿從業英語的能力,激活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滿足了學生學習商務知識的愿望。“高校教材的立體化建設,恰恰可以滿足大學生對知識的立體化訴求”(余勝泉,2006)。
二、基于體驗哲學的教材內容多元化開發
體驗哲學探索了認知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作用。學者關于文化體驗的生物性、自然科學與文化之間概念聯系的體驗問題及醫學人類學文化因素對人的體驗功能的影響、局部生物的創造及文化同生物進化之間的共存關系的研究,不僅從新的視角分析了體驗認知中不可忽略的文化動因,而且透視了科學領域的文化因素。以大學金磚英語數字化系列教材為例,這套教材的內容,堅持滿足“不同層次要求”和“個性化要求”兩個基本理念,充分考慮了大學英語“一般要求”“較高要求”“更高要求”的水平差異性,適應了新時代的知識訴求,在第3冊、第4冊教材中,分別編寫了具有“理工”“醫學”“農林”“社科”不同學科需求內容的個性化教材,真正體現了專業內容不同而版本同步推進的立體化教材的改革精神。文化永遠是某種形式的體驗,宗教、倫理道德、科學、語言本身都可以體現出文化的體驗性;文化永遠是事物存在與發展的內在指導原則;文化內容離不開文化形式,文化的內在質體與外在形式一起構成了文化內容。高校英語教材的立體化研發應該順應體驗哲學探索的認知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作用這一原則。
三、結語
當代大學英語立體化教材的研發面臨著發展的契機與挑戰,上述論述反應了體驗哲學所引發的體驗認知的新趨向。教師在研究立體化教材建設的同時,應當加強體驗哲學思想對立體化教材建設、學生學習、文化體驗影響的挖掘和梳理。《易經》中的“近取諸物,遠取諸身”和《文心雕龍》中的“人心有感于物,發為詩文”充分反映了我國古代的體驗哲學思想。現代的立體化教材的建設也應遵循以學生體驗為主、注重文化體驗的哲學思想,體驗哲學視域下英語教材的立體化不只是技術或課件等外在因素的提升,也是師生間的體驗性共享教學,只有著眼于心靈感情(教與學)、形式(多媒體、網絡、網絡課程資源)、內容(教材的內容)這三者之間的體驗互動才能打破目前英語教材開發的局限性,大學英語教材開發的立體化研發、學生英語學習的效果才會事半功倍。
作者:安長凱馬瑞香單位:新東方英語培訓學校沈陽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