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精神衛生患兒心理護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通過對精神衛生患兒的心理護理,研究解決兒童心理障礙的辦法。方法將來自我中心心理門診205例患兒,分研究組和對照組,進行問卷調查、反饋日記、家訪、服藥前后觀察等心理護理治療。結果不當的教育方式可能是子女罹患各種心理障礙的危害因素,因此,對兒童心理問題開展心理護理措施非常必要。
【關鍵詞】精神衛生問題患兒心理護理
大量的研究發現,兒童期的精神衛生保健工作將影響人的一生,做好此階段的心理護理工作至關重要。因此,幾年來,我們從心理護理工作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1研究對象
1.1研究組共105例,男85例,女20例,來自我中心兒童心理門診。
1.2對照組共100例,男79例,女21例,選自門診患兒及“兒童精神衛生問題流行病學調查”中篩查出的陽性兒童。兩組兒童,通過自擬的精神衛生量表,篩檢出陽性者入組,包括多動、抽動、行為問題、語言障礙、注意障礙、性格問題、飲食障礙、學習困難、智能偏低等。對研究組兒童采取一系列心理護理措施,對照組則單純藥物治療。
2具體方法
2.1由專家負責,由單獨建立患兒心理檔案,將患兒父母詳細情況(包括一般狀況與心理測試后果等)作認真記載,填寫“家長教師問卷”,翔實掌握其具體情況,將患兒的IQ后果,艾森克人格測試,學習成績等入檔。
2.2通過患兒“反饋日記”了解其1周以來的行為思想變化,對父母的意見等,發現好的苗頭及時表揚,不良傾向或不孕的家教方式及時反饋給其父母,以便進行家庭治療。
2.3經常與患兒教師取得聯系,以電話、書信訪談等方式將兒童的具體情況與病情介紹給老師,以取得其配合。如個別老師對于患兒的抽動癥狀誤以為“惡作劇”而橫加指責,懲罰患兒使之病情惡性循環,經過與教師的溝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從患兒服藥前、中、后三個方面詳細介紹精神科藥物的知識,做好三個階段的心理護理,及時解除思想顧慮并印制了一些科普知識手冊贈給他們,頗受歡迎。
2.5對患兒均作家庭治療。幾年的實踐告訴我們,此法是解決兒童心理障礙的最佳選擇之一。通過幫助他們溝通的技巧,使很多兒童獲益匪淺。
2.6充分利用學校開家長會的時機深入宣傳精神衛生知識,同時,利用傳媒,如廣播、電視、小報、科普手冊、錄相等各種形式大力向社會宣傳兒童心理衛生常識,收到明顯的社會效果。
3結果
經過上述心理護理措施的實施,5項內容均較為滿意。
4討論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對兒童心理問題開展心理護理措施非常必要。同時說明,以護士的知識、情感、技能綜合應用,取代單純執行醫囑的技術服務,以身心結合的整體護理為目標,拓寬護理功能,建立與目標相對應的科學施護方法,創建新的護理社會效果。
根據家長、教師問卷所得結果與本次工作實踐證明,不當的教育方式可能是子女罹患各種心理障礙的危害因素,因此在作心理治療時要密切結合患兒父母的心理特征,養育方式等因人制宜地給予指導。同時,切記要充分調動患兒家長、教師、醫務人員三者的綜合力量,作好兒童心理問題的矯正。新晨:
參考文獻
[1]陳仲庚.艾森克人格問卷的項目分析.心理學報,1983,15(2):211-217.
[2]李濟生等.精神病患兒的心理分析及護理對策.齊魯護理雜志,2005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