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臨床防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觀察阿司匹林與丹參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的療效。方法90例TIA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45例使用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30d為一療程;對照組45例使用丹參片每日3次,每次4粒,30d為一療程。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阿司匹林組的療效較好,與丹參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阿司匹林防治TIA的療效優于丹參。
【關鍵詞】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阿司匹林;丹參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是公認的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中最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阿司匹林與丹參可不同程度減少TIA發作的危險,特別是阿司匹林作為防治TIA發作的常用藥物而被醫學界廣泛認可,且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對于阿司匹林與丹參防治TIA發作,在國內外已有報道。我院近4年來使用阿司匹林防治TIA發作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并與傳統丹參治療方法進行了比較,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入選標準⑴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疾病學術會議診斷標準[1]。⑵顱腦CT排除腦梗死和腦出血。
1.2病例排除標準⑴不符合入選標準;⑵有出血傾向等抗凝藥物使用禁忌;⑶有嚴重肝、腎功能損害者。
1.3病例分組我院2002~2005年門診及住院符合TIA診斷標準的患者共9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其中觀察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48~82歲,平均(61.8±2.3)歲。對照組男27例,女18例,年齡49~83歲,平均(62.1±2.8)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1.4給藥方法觀察組使用口服阿司匹林100mg治療,每日1次,30d為1個療程。對照組使用丹參片,每日3次,每次4粒,30d為1個療程。服藥后均每月隨訪1次,共隨訪6個月。兩組患者均采取內科治療,治療過程中對TIA發作的其他危險因素有明確病因者,盡可能針對病因治療,如控制血壓、控制血糖等。同時作注意飲食、適當休息、適度體力活動、使用腦保護劑等綜合性治療。
1.5療效評定標準顯效:治療后發作在1d內被控制,且30d內無再發作。有效:發作在1~3d內被控制,且30d內無再發作。無效:未被控制仍反復發作或轉為腦梗死。
1.6觀察指標觀察患者神經功能缺失的癥狀和體征的改善情況,如肢體無力或癱瘓、黑曚、失語、感覺障礙等。所有患者治療前后查血常規、尿常規、血糖、電解質、肝腎功能、血液流變學指標、胸片、心電圖等。記錄不良反應情況等。
1.7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結果
2.1兩組的臨床療效觀察組顯效28例,顯效率62.2%;有效14例,有效率31.1%;無效3例,無效率6.7%;對照組顯效6例,顯效率13.3%;有效7例,有效率15.6%;無效32例,無效率71.1%。兩組患者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差別有顯著性(P<0.05),觀察組優于對照組。
2.2不良反應觀察組在服藥后2周內,有4例出現不良反應,3例腹脹返酸消化道癥狀,1例大便潛血陽性,經對癥治療后,癥狀均好轉。對照組中2例出現口干,1例出現胃部不適,未影響療程。兩組均未見明顯嚴重不良反應,未發現對血壓的影響及肝、腎功能、造血系統的損害。
3討論
TIA是指因局部腦動脈供血不足,腦功能短暫喪失發作。多見于中年以上,男性較多,發病突然,迅速出現局限性神經功能缺失的癥狀和體征。數分鐘內達到高峰,持續數分鐘或十余分鐘緩解,通常30min內完全恢復,不遺留后遺癥;常反復發作、每次發作可癥狀相似。由于癥狀出現時間短、恢復快,又不遺留后遺癥,所以多數患者不重視。
TIA的臨床發病率較高,其發作頻率對預后產生重要影響,迅速控制TIA,防止腦梗死的發生是防治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一項重要措施。現已公認[2]:TIA是缺血性腦卒中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TIA后發生腦卒中的危險性,在第1年內約23%,住院的腦梗死患者中有TIA病史者占30%~50%。TIA患者遠期發生嚴重腦血管疾病的機會和遠期死亡率都高于相應的一般人群,尤其是頻繁發作的TIA患者,若不及時治療易引起腦梗死。故TIA發作后,對該患者的預防及治療尤為重要。但目前尚無成熟的治療方案來防止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及其神經功能的喪失。以往將肝素作為一種抗凝劑,長期用于臨床防治TIA發作,但由于肝素半衰期短,且容易引起出血,因而使用受到限制。肝素作為注射劑,病人使用不方便,劑量難于掌握,使用不適當副作用較大。
阿司匹林除因具有解熱、鎮痛、抗炎、抗風濕等作用而被全世界廣泛應用外,又因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而使用于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并被列入非處方藥物使用[3]。阿司匹林具有防治高危患者發生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作用,其作用機制是抑制血小板的釋放反應和聚集反應,從而起到改善微循環、改善血液流變性、降低血漿比黏度,起到抗血栓形成作用。
由于阿司匹林作用時間比較長,故每天只需服藥1次就有效,一般晚餐后服用。有研究表明:阿司匹林低濃度時主要阻斷血小板TXA2的產生,如每日口服阿司匹林180mg,就能使99%的血小板TXA2合成酶受到抑制。阿司匹林5mg就有抗血小板凝聚作用,100mg時血小板全面被抑制,超過320mg或500mg時并發出血的危險加大[4-6]。在阿司匹林預防和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中,專家組推薦劑量為每日口服50~300mg。對于反復發作的TIA患者,給予每日口服阿司匹林100mg,尚可減少甚至消除TIA的發作,且藥物的副作用發生率低,這對預防和治療TIA的發作具有積極作用。每日口服超過200mg時,藥物副作用明顯;每日口服50mg,預防和治療效果相對較差。阿司匹林預防和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適宜劑量為每日口服100mg/d[7]。阿司匹林防治TIA發作的療效肯定,且正確使用副作用少。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故在臨床預防和治療TIA發作中,使用適當劑量的阿司匹林是防治TIA發作的安全有效藥物,臨床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
[2]崔瑞耀,鞠建寶,張猛.腦的基礎醫學與臨床[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4:325.
[3]王慶蓮.阿司匹林的應用及不良反應[J].中國臨床醫生,2000,28(8):482.
[4]馮周琴.實用血栓病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185.
[5]王振義,李家增,阮長耿.血栓與血基礎理論與臨床[M].3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551.
[6]汪鐘,鄭植全.現代血栓病學[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6:394-513.
[7]周鵬,胡大一.如何正確使用阿司匹林[J].中國醫刊,2001,36(8):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