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外科護理教學中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外科護理教學中嘗試利用藍墨云平臺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一學年的教學實施,教學效果明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交流能力、發現問題和處理問題能力均明顯提高。
關鍵詞:云平臺;混合式教學模式;外科護理
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明確指出,加快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充分發揮信息化教育在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支撐與引領作用。隨著“互聯網+”、云技術、云平臺和大數據在現代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空間。教師可在該平臺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和教學要求,利用資源庫搭建并運行在線課程與微課,同時可以在平臺上在線備課、在線教學、在線評價,學生及其他學習者可以在平臺上在線學習、在線作業、在線實訓、在線考試,教師與學生各種教與學的活動,都能得到及時的反饋,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這種基于云平臺的混合式全新教學模式正逐步成為信息化輔助教學的主要趨勢[1]。隨著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學習被廣泛應用,為順應形勢,積極面對“互聯網+”時代帶來的教學挑戰,我們及時更新教學觀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嘗試“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基于移動云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2]。外科護理在課程設置上包括大量的理論課程、實驗室實踐操作內容,其涵蓋的信息量豐富,密切聯系臨床[3]。因此,為解決目前該課程的教學重點及難點,嘗試在高職護理專業外科護理課程采用基于云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1對象
以我院高職2016級護理專業兩個平行班4班和5班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班(4班)和實驗班(5班)。對照班53人,實驗班53人。兩班課程授課計劃、授課教師一致,使用同一教材《外科護理學》(主編:徐晨,第2版),學生性別、年齡、以往成績等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教學方法
對照班: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師作為教學主體,按課程教學計劃要求編制教學方案,先復習再講授新課,課后布置作業以鞏固授課內容。實驗班:采用基于云平臺(藍墨云班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課程教學按照教學計劃分為課前、課中及課后3部分。
2.2教學實施
2.2.1對照班教學實施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布置課前預習,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課后布置作業和復習,教師批改作業并講評。
2.2.2實驗班教學實施(1)創建教學云平臺(藍墨云班課)。教師登錄藍墨云班課電腦網頁,同時用手機下載藍墨云班課App,注冊賬號,完成班課創建,生成邀請碼。告知學生在手機上安裝藍墨云班課App,通過邀請碼加入班課,注冊時詳細錄入個人信息,以便后期教學的觀察和統計。(2)導入教學資源。課前,教師通過藍墨云班課上傳教學過程中需要的教學活動計劃、課件(PPT)、微課視頻、案例、課后練習題等學習資源,形成資源庫。學生熟悉藍墨云班課上的課堂簽到、問題搶答、頭腦風暴、小組討論、習題提交及測驗活動等功能。(3)課前準備。①教師準備:教師進行學情分析,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習慣、個性特征等信息,在云班課上學習任務及相應的學習資料,創建討論活動。觀察學生在云平臺的活動及反饋,及時在線解答學生疑問。②學生準備: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可以在藍墨云班課上私信教師進行咨詢,也可以在討論活動區提問。教師針對學生的提問進行必要的解答或指引,啟發學生進一步養成學習和思考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能力。(4)課中教學。教師對課前布置的任務進行課堂檢測,針對學生在討論區的問題進行探究式教學,進而解決教學重點與難點,必要時再結合課堂理論講授及案例分析進行互動,使學生達到深入學習目的。在課堂頭腦風暴、問題搶答、小組討論及臨時測驗等平臺活動,以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和熟悉程度。(5)課后教學。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布置相關的學習任務,如案例、習題或案例分析等,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課后探究,由小組長負責組織學習,并且對學習結果進行評價。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點評,并讓學生互評,以便在今后教學中及時進行反思,積累更多教學經驗。以上教學活動流程見圖1[4]。
2.3教學效果分析對兩個班的學習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見表1~3[5]。
3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相關數據的分析,可以看到,采用傳統教學模式的對照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基于學校的管理被動參與教學,始終有一部分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課堂參與度較低,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缺乏自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意識。實驗班學生一開始對云平臺操作不夠熟悉,經過教師指引,中后期能正常發揮云平臺的作用,在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到,整體素質顯著提高,班級學生整體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交流能力及課堂互動和參與程度明顯提高,學習氛圍濃厚。但由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在選擇教學資源時沒有考慮周全,加之學生基礎存在差異,導致教學活動中出現一些小差錯。
4總結
4.1學生學習行為習慣的改善和培養在外科護理的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中實施基于云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的自主性、團隊協作能力、交流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6]。
4.2教師與學生的教與學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學過程中,基于云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僅使學生在課前、課中及課后能積極“動起來”,也增加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頭腦風暴,也促使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同時,也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及教學過程中投入極大的精力,這也感染了學生,促使其良好學習行為習慣的養成,在提高學習成績的同時提升自信心。
參考文獻:
[1]王曉芳,崔軍.基于職教云平臺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13):124-125.
[2]熊野娟,姚虹,丁勇.基于移動云平臺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以GMP實務與安全生產課程為例[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15):48-49.
[3]靳英輝,邢慶,陸翠,等.我國外科護理教學理論及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教育,2015,12(3):230-234.
[4]冷靜,郭日發,鐘懿.基于云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新發展[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18(4):8-11.
[5]李紅艷.基于云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職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18,16(1):29-33.
[6]馬濤,董建民,李俊峰,等.基于“云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探索[J].高教學刊,2018(9):109-111.
作者:彭海波 單位:廣東茂名健康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