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網絡創業作用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創業是資源匱乏情況下的機會驅動過程,文章基于Timmons創業要素模型,分析了新創企業社會網絡在創業過程中的作用,認為創業網絡對于創業機會的識別與把握,創業資源的獲取和利用,創業團隊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Timmons;創業要素;創業網絡;創業作用
一、研究回顧
現有關于創業要素的研究,多集中在創業者個人特質、創業經驗、團隊、環境等方面。單一要素視角下,DRavasi等認為企業家需要不斷學習和提升能力以應對創業過程中的各種不確定性,重視企業家的自我提高和創新;ThomasLans等也特別強調企業家能力在創業和新企業成長過程中的作用;MacMillan認為有經驗的慣性創業者才是商業活動的主力軍,大多數成功創業的企業家都擁有多次創業的經歷,創業經驗在創業過程中起著深遠而廣泛的影響;楊俊等通過調查分析發現社會關系是企業的一種重要資源,擁有的關系網絡越強大,為企業提供資源的能力越強。多要素創業模型視角下,模型Wickham指出機會、組織、資源和創業者是創業的核心因素,這四者動態協調,促使組織不斷修正和完善,最終成功創業;Gartne構建的創業模型體現了創業者、創業內外環境、組織和創業過程這四變量的相互作用,認為創業是從環境中發現商機、創業者發揮才能獲取和整合資源并成功建立組織的過程;Timmons提出創業是商機、資源和團隊三要素失衡與調整的高動態連續過程,創業者需依靠自身的才能與創造力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上的研究或是強調某一創業要素的作用,或是建立創業要素理論框架,論述各要素之間動態演化的關系。本文從社會網絡視角出發,以Timmons創業要素模型為基礎,分析創業網絡在創業機會、創業資源和創業團隊方面發生的作用。
二、Timmons創業要素模型
Timmons創業要素模型將商機、資源、團隊作為創業的三大要素,三者之間動態失衡隨即不斷均衡的連續作用構成了創業要素管理模型(見圖1)。創業活動始于開發新興消費點,這也是創業戰略的起點,決定企業今后的發展方向;企業財務資源、人力資源、技術資源、市場資源等內外資源是創業活動的支撐,是為獲得盈利而必需的投資;創業團隊是貫穿整個創業過程的核心因素,創業活動的執行離不開團隊,要求團隊具備一定的警覺性和悟性,善于溝通和協作,更重要的是要從容應對挫折,適應外界變化。
三、創業網絡及其作用分析
(一)創業網絡主體為了實現自己的利益,相互交換資源,由此形成和發展社會關系。創業初期,創業者較多地與親朋好友、熟人同事之間小范圍內交流,這種由相似個體構成的系統叫做社區伙伴網絡,或稱之為同質社會網絡。與此相對應,異質性社會網絡是指由不同社會背景或不同結構功能的個體組成的社會關系系統。在我國經濟改革的國情下,異質性創業網絡主要體現為新創企業與相關政治人物和價值鏈伙伴基于各種經濟行為建立聯系形成的政治網絡和市場網絡,分別是企業員工與計劃體制和價格體制中人員交流的結果。接下來對創業網絡作用的分析是以Timmons創業要素模型為基礎,針對創業機會、創業資源、創業團隊而為的。
(二)社區伙伴網絡結構功能分析社區伙伴網絡是創業網絡的最初形式,是以創業者個人情感為紐帶發展起來的,創業者與親戚、朋友、同事以及其他熟人交流聯系的結果。由于主體之間社會背景、教育經歷等具有極大的相似性,產生大量資源和信息的重疊,因此,社區伙伴網絡最主要的作用在于為創業者提供精神支撐,其他諸如為新創企業提供部分財務資源、人力資源等。
(三)政治網絡結構功能分析目前,我國正處于轉型時期,經濟環境風云變化,行政系統仍然掌握大量生產要素,并主導政策法律方向,國內大部分創業者已經認識到政治網絡作為企業競爭優勢來源的重要性并加以利用(由于經濟環境和歷史淵源的差異性,國外組織對該重要性的認識深度顯然還不夠)。企業員工與行政系統中的人員交往、主體之間發生各種經濟行為就形成了政治網絡,企業通過政治網絡動員的資源越豐富,網絡的力量越強大,效果越好。政治網絡的功能具體表現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增強企業軟實力。目前經濟秩序尚待完善,新創企業話語權微弱,難免遇到惡意打壓等不正當競爭行為,而政治網絡能夠提高企業實力的附加價值,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第二,為企業突破規制障礙搭橋。例如,經濟改革進一步深化,市場準入放寬,政治網絡力量強大的企業能搶占先機,進入以前的管制行業,開辟新興市場,奠定范例框架。第三,優惠待遇。例如,有助于企業尋求新興創業機會,獲取政府補助、銀行貸款等。
(四)市場網絡結構功能分析隨著中國新興市場變得更加異構,作為市場力量的競爭強度和結構不確定性也可能影響新創企業經營決策,構建與產業鏈伙伴及其他同行的合作關系則成為一種替代方案。企業及其員工與市場主體交往并發生各種經濟行為就形成了市場網絡。市場網絡的功能具體表現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加強企業合作,降低交易成本。競爭加劇使新創企業面臨更加嚴重的價格限制,合作伙伴之間信息的交流和共享能弱化多重價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整個網絡中形成統一的規則和認知,一定程度上遏制投機倒把、囤積居奇等現象,新創企業在一個相對規范的環境中成長,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創業風險。第二,弱化結構不確定性的負面影響。經濟環境的不穩定性和快速變化引起顧客、競爭者、供應商以及規則制定者等經濟因素的不穩定。企業偏好與網絡內的主體交流是為了獲得信任的附加利益,基于此目的構成的市場網絡能夠傳播最新的值得信任的信息(例如客戶偏好、消費點轉移、供需關系等),新創企業通過整合網絡中這種真實有用的信息,能夠及時挖掘商機,調整經營和財務計劃,避免陷入死局,也能讓企業管理當局對預期充滿自信。另一方面,社會網絡中的主體組成緊密聯系的集體,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對抗結構不確定性的力量,大大降低新創企業經營風險。第三,以較低成本利用網絡中的資源。新創企業資源有限,有效利用市場社會資本不失為一個降低創業風險的好策略。
四、結論
1.社會網絡是新創企業創業機會和初始創業團隊的來源,并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為企業提供必需資源和優勢資源;另一方面,由于網絡主體的差異性,一定程度上阻斷了其他企業的進入和模仿,促進新創企業成長。2.以社會網絡為載體,新創企業商機、資源和團隊形成緊密聯系的多中心協調體,商機、資源和團隊的動態失衡通過新創企業社會網絡表現出來,又借助社會網絡逐步修復,由此促進新創企業健康成長。3.社會網絡對新創企業成長意義重大,在可接受的成本下,新創企業應注重建設多樣性社會網絡。
作者:萬小燕 單位:江蘇大學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