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兩新組織工作計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身正為范,當好助手
俗話說:在其位、務其職、思其政。作為師訓干部,我首先要求自己做到正確定位,牢固樹立兩種意識,努力做好校長和教導的助手。
1、重視合作意識。作為一名校委會成員,必須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曉”,起橋梁溝通作用。在工作中,我能以求真務實的態度,顧全大局,融合群體,在校長的指導下,制訂好學校教研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使工作更有計劃性、針對性、實效性。
2、突出服務意識。教學是服務,管理更是服務。師訓工作是瑣碎而繁雜的。因此,在平時工作中,我堅持兩條原則:一是加強學習;二是樂于接受群眾監督。我始終認為,一個人無論職位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對工作盡一份責任,獻一份力量。我不斷告誡自己,要以身作則,贏得教師們的信任與支持。
二、求真務實,努力工作
本學期,我以堅定的信心、飽滿的熱情、求實的作風和創新的精神展開師訓工作。主要工作如下:
1、學校教研組工作
2、學校教師讀書會“青年書社”工作
3、學校隔周教師理論學習的組織工作
4、教師校刊、學生校刊的刊出工作
5、負責學區濱海教研聯盟的聯絡及學校的相關工作
6、負責學區兒童閱讀推廣小組的聯絡及學校的相關組織工作
7、校外各類聽課等學習類活動的組織工作
8、各類教師評比活動的組織工作
三、團結協作,服務教學
教科室的主要職責是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保證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并為教學質量的逐步提高實施相應的管理,逐步探索和修訂各項管理和評價措施。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將對這些措施不斷進行修訂與完善。做到學期有工作計劃、總結,每周有工作安排、大事有記載、活動有記錄。每學期開學前,與各教研組長、學科組長商討、謀劃教研活動主題與方式,在教研活動中,主動探究、積極實踐。
教學是一項需要愛心與智慧的工作,教學中遇到的許多問題,需要依靠智慧來解決,智慧來自細心的觀察,來自于勤奮地讀書、勤奮地工作,來自于不斷地反思,不斷否定自我,超越自我。
1、課堂教學方面。我多次擔任校級及其以上教學任務。
2、輔導學生方面。盡管教科室工作占去了我很多的精力,但在教學工作和輔導學生方面仍不敢放松。
然而,自身教育教學水平和指導水平仍然不能適應時代,面對現實我時時提醒自己,要盡可能地提升自己。
四、認真反思,盡量改進
回顧本學期的工作,我感覺自己還比較稚拙,經驗不足。隨著教學形勢的不斷發展,還有不少的困惑和不足亟待解決。主要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1、“深”字的體現上還不夠。對各位教師的困難和需要了解少,超前服務、及時服務、細致服務的工作還不到位。
2、“實”字的體現上還不夠。工作抓細、抓實的實干精神還不夠強。
一、總體要求
學習實踐、理論武裝階段是"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集中學習教育活動的起步階段,能否使組工干部提高思想認識,夯實理論基礎,對這次教育活動至關重要。各組室和每名組工干部要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加強黨性和品德教育。采取集中培訓、專題輔導、研討交流、讀書活動等形式,組織組工干部深入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的,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提高組工干部運用科學理論改造思想、解決問題、指導工作的能力。
二、主要任務
學習實踐、理論武裝階段通過7周左右的集中學習,對開展"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動的意義有較為深刻的認識;對開展這項活動的指導思想、工作任務、方法步驟有比較準確的把握;理想信念進一步堅定,黨性意識進一步加強,政治覺悟和理論水平有顯著提高。
1、進行動員部署。
(1)建立工作機制。成立活動領導小組及辦公室,進一步細化工作任務,明確責任分工,確保工作規范、高效運轉。
(2)召開動員會議。4月28日召開動員會議,對部內"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動進行動員部署。
(3)制定工作計劃。制定學習實踐、理論武裝階段工作計劃,結合實際做出具體的工作日程安排,明確學習實踐活動的具體內容和組織實施。
(4)加強宣傳報道。利用《*組工信息》、《*黨建網》、黨務公開欄等載體,宣傳報道有關情況,指導和推動工作。
2、組織開展集中學習。
在學習內容上,重點組織學習黨的十七大及中央、省、市組織工作會議精神、科學發展觀理論、黨的三代領導核心和*同志關于加強黨性修養和品德修養等方面的論述。在學習形式上,采取集中培訓、專題輔導、研討交流、在線學習等形式。
3、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以全市開展的"繼續解放思想,推動科學發展"大討論活動為契機,組織組工干部思考和研討"組織工作與科學發展觀要求不適應、不符合的地方在哪里","影響組織部門思想解放的因素在哪里","組織工作改革創新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在哪里"等問題,通過調查研究,探索實踐,努力在組織工作改革創新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上尋求突破。為分析查擺、集中整改階段的工作奠定基礎。
4、開展主題實踐活動。結合組織部門的特點和組工干部的思想實際,精心組織開展結對幫扶、到基層下訪等系列主題實踐活動,通過活動,使全體組工干部提高黨性修養和思想素質,拓寬工作思路,增強教育活動的實效性。
三、基本要求
1、切實加強領導。要把開展"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動作為當前一項政治任務。領導干部要帶頭參加學習,帶頭記學習筆記,帶頭開展大討論,帶頭下基層調研,及時發現和解決出現的問題,做學習的表率。
一、2017年上半年工作總結
2017年上半年,在運營公司團委的正確領導和關心支持下,通信信號分公司團委緊跟公司戰略發展步伐,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搶抓機遇、克難奮進、艱苦創業,各項工作任務指標取得一定成績。回顧2017上半年共青團工作,主要是圍繞企業中心工作,組織開展各項活動。現總結如下:
一、2017年1月
積極響應運營公司團委號召,組織通號分公司團員青年參與公司團委組織的“新春送福”和“給廣大市民新春送福”活動。
二、2017年2月
1、為應對冬季雨雪冰凍惡劣天氣,組建團員青年除雪防滑突擊隊,一旦遇到惡劣天氣,及時有效的組織團員青年參與到除雪防滑的戰斗中,充分發揮團員青年的先鋒隊和突擊隊作用,為地鐵運營和員工出行貢獻青春的力量。
2、組織團員青年參與公司團委組織的“青年職工聯誼會”活動。
3、完成我為最美營商環境代言“大連市青年文明示范崗”評選活動的材料申報工作。
三、2017年3月
1、以雷鋒月為契機,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動員廣大青年員工集中開展“愛護環境、功在當下、利在千秋”環境保護志愿服務活動。
2、參加集團公司組織的關于“立足崗位求突破,推動地鐵大發展”主題實踐活動青年職工座談會活動。
3、完成“立足崗位求突破,推動地鐵大發展”主題實踐活動之“最美地鐵青春故事”材料申報工作。
4、組織分公司團員青年參加“大連市青年文明示范崗”網絡投票活動。
四、2017年4月
1、組織通號分公司團員青年參加公司團委組織的“致青春、致地鐵”主題演說活動。
2、完成大連市“五優”青年文明號評選活動的材料申報工作。
五、2017年5月
1、結合分公司工作實際,按照分公司“以考促學、以考選才、以賽比學”的管理機制,開展青工技能比武競賽活動,內容分別為信號專業:信號各系統理論知識競賽(筆試)、ZD6-D型轉轍機常見故障排查(實操);網絡工區:內容分為理論知識問答項目與實操項目兩個環節。理論知識問答環節主要以日常檢修內容、系統主要設備功能、應急搶修故障處置流程為主;實操項目為視頻會議系統二級會場設備的組裝與配置、手動切換車站視頻播放控制器兩個項目。
技能比武競賽活動的開展,為青年職工之間橫向交流,互相學習、切磋技藝、超越自我,提供了舞臺,激發了青年職工鉆研新技術、探索新方法、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分公司內部營造了爭當“學習型、技術型”綜合型員工的良好氛圍,一個“學習培訓提素質、練兵比武提技能”的熱潮在全通號興起,涌現出了一批理論功底扎實,操作技能過硬的技術能手。
2、組織通信信號分公司團員青年積極投身到第30屆大連國際馬拉松、大連國際徒步節的維乘工作中,為馬拉松比賽的順利開展保駕護航。
六、2017年6月
1、組織通號分公司團員青年參加“閃亮五優、助力營商”青年文明號武林大會評比活動。
2、組織通號分公司團員青年參加地鐵一號線二期開通儀式之青年團員志愿服務活動。
3、組織通號分公司團員青年開展“Metro·Connection·Dream”主題英語演說預選活動。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回顧2017年上半年所開展的工作,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如下:
1、團組織基礎比較薄弱。
分公司團組織架構不完善,基礎力量薄弱。
2、日常工作缺乏創新及亮點
在日常工作中,通常以固有思維、常規做法為出發點,多側重于理論學習、思想教育學習及絕大多數活動常規化,導致創新有限,亮點不足。
3、團組織工作能力有待提升
青年團干的工作能力尚待提升、大型活動的組織有待完善、團組織資源建設工作的系統性有待加強。
三、2017年下半年工作計劃
1、 加強團組織架構建設,提升團組織工作水平
一是繼續完善團組織架構建設,吸納更多員工進入團組織。二是通過定期開展團干部培訓班等方式,不斷加強干部的學習和培養,提升團組織工作的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
2、持續組織各類活動,提升員工幸福感
2017年下半年通信信號分公司團委將繼續組織參加各類活動。通過多方措施,真正做到關心關注員工的生活和工作,不斷拓展員工的幸福空間,有效營造“團結有力、和諧有情”的良好氛圍,增進了員工的榮譽感、歸屬感。
3、投身社會公益,傳遞企業“正能量”
2017年下半年,通信信號分公司團委將繼續投身公益事業,積極與地方聯動,充分展現“樂善好施、扶貧幫困”的傳統美德,倡導“互幫互助、患難扶持”的時代新風,充分展示分公司的良好形象,積極履行分公司的社會責任。
4、品牌建設
加快建章立制步伐、規范主要工作流程。通信信號分公司團委將以創特色作為加強基層團建的重要抓手,注重發掘培育,打造出一項有自身特色的工作品牌。在此基礎上,集中打造系列品牌活動并進行廣泛的內外宣傳,擴大團組織在青年中的感召力和社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