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6ymue"><menu id="6ymue"></menu></button>
    • <s id="6ymue"></s>
    • 美章網 精品范文 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范文

      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

      第1篇

      【關鍵詞】 抗菌藥物分級管理; 抗菌藥物管理; 合理用藥

      目前,我國各個醫院中普遍存在著抗菌藥物濫用的現象,2011年4月衛生部了“關于做好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的通知”[1-2],通知中要求在全國范圍內努力的開展抗菌藥物的臨床應用管理,從而更加有效地促進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為了考察本院抗菌藥物的分級使用情況,以西藥房作為示范,采用WHO推薦的金額排序法以及用藥頻度(DDDs)分析方法[3],對本院自2011-2012年西藥房中抗菌藥物的品種的使用進行分級管理,以觀察該制度在本院西藥房抗菌藥物管理中的臨床效果,現將研究統計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西藥房自2011-2012年的藥物的出庫數據,以抗菌藥物作為統計的主要藥物。抗菌藥物的數據主要包括藥品的名稱、規格、數量以及金額。

      1.2 方法 按照《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指導方案》將本院中常用的抗菌藥物進行分級,采用用藥使用金額排序方法以及用藥頻度(DDDs)對藥物進行歸類統計分析。抗菌藥物的用藥頻度(DDDs)=某藥年消耗總劑量/DDD值。其中DDD值以《新編藥物學》第17版或者按照藥品的說明書作為標準。

      2 結果

      2.1 2011-2012年分級使用抗菌藥物的數量、用藥金額、百分比以及DDDs情況,見表1。

      2.2 2011-2012年分級使用抗菌藥物,其中抗菌藥物DDDs排序前10位藥物的用藥金額,用藥頻度,具體使用情況結果見表2。

      3 討論

      目前,根據我國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以及中華醫學會聯合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中的規定[4],從藥品的安全性、臨床療效、對細菌的耐藥性以及價格等方面的因素考慮,對本院目前使用的抗菌藥物按照藥物的分級管理主要分為三類,主要為:(1)非限制使用的藥物(一線藥物),該類抗菌藥物經過臨床中長期的應用后,其臨床療效確切、不良反應較少、價格經濟合理,同時對細菌的耐藥性影響較小;(2)限制使用的藥物(二線藥物),該類型的抗菌藥物的臨床療效較好、但是不良反應較為明顯、價格昂貴[5],需要經過主治以上的臨床醫師進行簽字后方可使用,例如第三代頭孢菌素類藥物;(3)特殊使用的藥物(三線藥物),該類藥物對具有針對性的患者疾病具有獨特的臨床療效,但是毒副作用尤其明顯,價格昂貴,本品必須有詳細的用藥說明書以及藥理檢驗以及臨床檢驗合格的標志方可在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或者科主任的簽名條件下開據應用[6],如萬古霉素、第四代頭孢菌素類、碳青烯類藥物、兩性霉素等。

      其中,非限制使用的抗菌藥物是臨床及西藥房中感染患者首選的藥物,因此,非限制使用的藥物的用藥頻度每年都有明顯的增加趨勢。自2011年開始,本院西藥房通過對抗菌藥物進行分級管理措施,非限制使用的藥物的用藥頻度并沒有隨著時間的變化而增多,隨著臨床合理用藥的指導方案的實施而減少,限制使用的藥品的用藥頻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而特殊使用的藥品因為臨床醫師對其用藥過程中產生的適應證進行了嚴格的控制,因此,用藥頻度也逐年下降。

      抗菌藥物的分級管理制度是西藥房以及各個科室中一項重要的內容,是否在發藥品的過程中管理的透徹性[7]。本院主要采取了以下幾個有效的控制方法,主要分為:(1)按照對抗菌藥物分級管理的條件,同時結合本院的用藥實際情況,將目前使用頻率較高的抗菌藥物分為三級(非限制使用藥物、限制使用藥物、特殊使用藥物);西藥房工作人員在發藥的過程中,嚴格按照醫生的職稱規定其可以開據的抗菌藥物,同時將可以應用的抗菌藥物范圍發放到各個科室醫生的手中[8];(2)對西藥房中工作的人員,學習本院抗菌藥物的應用原則,同時開展抗菌藥物分級管理會議,邀請國內外知名的抗菌藥物工作者進行詳細的講述,降低出現不合理用藥的比例;(3)建立健全更加詳細有效的規章制度,強化藥師在發藥過程中對處方的審核力度,嚴格把關科室醫師不負責任的越權開具抗菌藥物、不合理的聯合用藥、使用的劑量問題、使用途徑的等[9];(4)藥劑科的工作人員定期的開展處方的點評工作,在條件允許的條件下,成立抗菌藥物管理小組,審查本院抗菌藥物處方的合理性,每個月均向院內領導進行匯報,總結出有效的控制辦法。加強對抗菌藥物處方的審查力度,可以減少廣譜抗菌藥物以及增加窄譜抗菌藥物的使用頻度,從而促進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降低抗菌藥物對細菌的耐藥性,改善腸道菌群失調的發生率[10]。

      綜合上述分析可知,醫院對抗菌藥物實行分級管理可以有效地推進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但是也會存在一些問題,某些醫師總會憑借對某種疾病的累積的用藥經驗而開具處方,也有醫師由于經驗的欠缺、專業知識的不扎實導致聯合用藥方案的不合理,因此,對西藥房工作的人員來說,仔細審核處方至關重要。應該加強抗菌藥物分級管理的宣傳教育[11],制定可行的獎罰措施,建立完善分級管理,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使本院西藥房的抗菌藥物的管理達到科學化、規范化以及有效的合理化程度。

      參考文獻

      [1]肖永紅.我國臨床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現狀與思考[J].中國執業藥師,2011,8(4):4-9.

      [2]孟菊英,孟秀英.抗菌藥物在臨床使用中的不合理表現及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1,1(6):58,65.

      [3]鄒豪,邵元福,朱才娟.醫院藥品DDD數排序分析的管理及利用[J].中國藥房,2004,7(5):215-217.

      [4]中華醫學會,中華醫院管理學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中國藥學會醫院藥學專業委員會.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J].中華醫學雜志,2006,90(23):94-124.

      [5]謝選亮.我院抗菌藥物分級管理使用分析[J].海峽藥學,2008,19(12):140-142.

      [6]張蓉蓉,計瑛,江靜舟,等.上海市26家二、三級醫院2007-2009年抗菌藥物應用分析[J].藥學服務與研究,2011,11(4):258-261.

      [7]范高路,劉玲.我院2008-2010年住院患者抗菌藥物用藥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1,8(28):137-138.

      [8]陳曉輝,唐開福,顧琛梁,等.抗菌藥物分級管理與結果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雜志,2008,27(1):41-43.

      [9]廖秋霞.抗微生物藥物分線使用分級管理實施措施與結果分析[J].醫藥導報,2007,23(11):870-871.

      [10]黃華斌,郭淑敏,楊艷玲,等.分科分級控制抗菌藥物使用強度促進醫院抗菌藥物管理[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2,32(4):309-311.

      第2篇

      [關鍵詞] 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合理用藥;影響

      [中圖分類號] R97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5(a)-0165-02

      當前,抗菌藥物在我國各醫院的使用率較高,并且存在一定的濫用現象,從而導致細菌耐藥速度過快。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國家和各地方衛生主管部門陸續出臺了關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準則,并要求各級醫院嚴格遵守。抗菌藥物對治療細菌性感染有很好的療效,抗菌藥物的種類特別多,在臨床應用中非常廣泛,也是在住院的費用中占比例較高的藥品之一。臨床中抗菌藥物較高的使用率,使用級別高等現象,使抗菌藥物的耐藥性不斷增加,從而出現抗菌藥物不良反應以及藥源性疾病的發生率不斷增加,這將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在這種背景下,本院自2012年7月以后實施了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根據職稱對醫師的處方權限進行控制,從而使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的現象得到顯著的改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2年出院的患者中,隨機采集出院的患者2800例,男性1560例,女性1240例,患者年齡20~75歲;其中,敗血癥患者500例,細菌性心內膜炎患者900例,化膿性腦膜炎患者1400例。其中,干預前(2012年7月份前)1300例,稱干預前組;干預后(2012年7月份后)1500例,稱干預后組。結合本院使用的口服類抗菌藥物和注射類抗菌藥物,分析實行分級管理干預前和干預后的抗菌藥物使用的情況。

      1.2 調查方法

      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知道原則》和《新編藥物學》,對以上各病例設計表格,并將患者的資料逐個填寫。對各個科室、患者診斷、所使用的抗菌藥物的名稱、用法、用量、療程、有無細菌標本送檢、使用藥物醫師的級別等進行統計。根據抗菌藥物的使用率、療程、抗菌藥物使用頻次、給藥途徑百分比、細菌標本送檢率、抗菌藥物的分級管理方法落實情況等。

      1.3 管理方法

      按照抗菌藥物的特征將它們分成三類,實行分級管理,把患者使用的每一種抗菌藥物作為一個統計單位,計算出使用的頻率,并分為干預前組和干預后組,干預前組使用本院傳統的管理方法,并未使用分級管理方法,干預后組使用分級管理方法,根據抗菌藥物使用的情況,對兩組患者進行比較分析。

      1.3.1 完善醫院的管理制度 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制定出本院抗菌藥物使用管理辦法和管理考核質控組織。在院級全面質量管理委員會的要求下,成立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管理委員會和抗生素合理使用考察領導小組,由業務院長擔任組長,臨床科主任為組員。把本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南、管理制度、使用細則一一制定[1]。督查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分析匯總,把存在問題及時反饋臨床,督促整改。

      1.3.2 分級管理 本院對于抗菌藥物分為三類進行分級管理,分別是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在分級管理上應堅持三個原則,(1)非限制使用:經臨床長期應用證明安全有效,對細菌耐藥性影響較小,價格相對較低的抗菌藥物,一般情況下,具有抗菌藥物處方權的初級專業職稱的醫師就可以使用;(2)限制使用:與非限制使用抗菌藥物相比較,這類藥物在療效、安全性、對細菌耐藥性影響、價格等某方面上存在局限性,具備抗菌藥物處方權的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資格醫師有權限使用;(3)特殊使用:不良反應明顯,不宜隨意使用或臨床需要倍加保護以免細菌過快產生耐藥而導致嚴重后果的抗菌藥物,新上市的抗菌藥物,由于其療效或安全性上的臨床資料比較少,因此不優于現用藥物,而且價格昂貴,只有具備抗菌藥物處方權的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醫師才可以使用,但臨床使用時必須經抗感染或有關專家會診同意,而且患者必須有嚴格的臨床用藥指征[2-4]。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兩組之間的比較使用t檢驗,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所有患者按照病情不同選擇合適的藥物、用法用量和療程,都進行細菌標本送檢,細菌標本送檢率為98.32%。在嚴格的監管下,抗菌藥物的使用率、療程、抗菌藥物使用頻次、給藥途徑百分比、細菌標本送檢率在抗菌藥物分級管理方法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實。經過對兩組情況比較,干預前組出院的患者中有936例在臨床中使用的抗菌藥物,使用率為72%,而干預后組有945例使用了抗菌藥物,人均使用率為63%,抗菌藥物的使用率下降了10%左右,人均抗菌藥物的費用大大降低。通過分級管理干預后,人均使用頻次從20.3次降到16.5次,使用頻率最高的為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占62.3%,其次為青霉素類藥物為16.3%,喹諾酮類為9.32%。限制性和非限制性藥物的使用情況也都有所下降,特殊抗菌藥物的使用頻次有了明顯的下降,下降的幅度很大,人均的抗菌藥物費用從368.20元降到156.30元,干預前組與干預后組的差異非常明顯,而各個科室越級使用抗菌藥物的現象有了明顯的改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具體見表1。各級藥物分類具體見表2。

      3 討論

      抗菌藥物為醫院日常治療中,使用最為頻繁的藥品之一,經調查顯示,許多基層醫院抗菌藥物處方在門診處方中占40%多,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達80%多,抗菌藥物使用存在明顯不合理。實踐證明,抗菌藥物的濫用現象,不能僅僅依靠指導性和強制性方案或原則來糾正,對臨床使用抗菌藥物加強監管的同時,要加強宣傳教育,積極引導。并且制定可行的獎懲制度,實行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建立完善的抗菌藥物合理使用體制[5-6]。質控科和抗菌藥物管理小組,要加強抗菌藥物處方、醫囑專項點評工作,對不合理用藥行為進行院內通報和干預。臨床科室要提高微生物標本送檢率,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選用抗菌藥物,特別是對使用限制級別和特殊級別抗菌藥物的病例。建立起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長效機制,才能使抗菌藥物使用更趨合理,有效抑制抗菌藥物濫用現象[7]。

      為了更好的實施抗菌藥物分級管理辦法,醫院的質檢控制科要對可以出院的病歷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檢查。由于在臨床應用中,對抗菌藥物的適應證有嚴格的要求,因此,選用藥物必須要根據藥敏試驗、臨床診斷、細菌學診斷等進行選擇,尤其是限制使用和特殊用藥的需要對病情進行分析,按照相關的規定處罰違規者,還要在院內進行通報[8]。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可以使醫生、護士、藥品生產上等專業人士以及廣大群眾,改變用藥錯誤的觀念,從而自覺抵制抗菌藥物濫用。

      [參考文獻]

      [1] 陳向紅,楊淑霞. 從抗菌藥物用量看分級管理的重要性[J]. 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4(31):67-68.

      [2] 楊明. 利用醫院信息體系實施抗菌藥物的分級管理[J]. 醫院管理,2010,5,(17):120-121.

      [3] 姜義武. 基于醫院信息系統實現抗菌藥物使用分級管理的自動控制[J]. 中國藥房,2010,1(6):57-58.

      [4] 王小龍. 抗菌藥物分級管理體會[J]. 管理實踐,2011,3(13):302.

      [5] 蘇煒. 藥品分級管理制度對我院抗菌藥物應用的影響[J]. 藥事管理,2012,19(33):145-146.

      [6] 張揚. 信息技術在抗菌藥物分級管理中的應用[J]. 中國數字醫學,2011,1(6):255-258.

      [7] 陳曉輝. 抗菌藥物分級管理與結果分析[J]. 中國醫院,2007,9(11):188-190.

      第3篇

      【關鍵詞】 抗菌藥物;門診處方分析;合理用藥

      【中國分類號】 R62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44-5511(2012)02-0528-01

      為加強臨床合理應用抗菌素藥物,減少微生物耐藥性,衛生部就此出臺"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臨床在使用此類藥物對抗細菌感染同時更應注重正確的使用、聯用方法,減少藥物使用產生的不良反應。為了更好地指導我院臨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我科2009年11月~2011年8月從門診隨機抽取15000張處方進行分析,分析我院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狀況,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隨機抽取2009年11月~2011年8月的門診處方15000張,每月抽取1500張。抽取的15000張處方中有有7129張應用了抗菌藥物,占47.52%。

      2. 結果

      2. 1 抗菌藥物使用品種情況:共使用抗菌藥5 類10種(詳見下表1) 。包含青霉素類2個、頭孢菌素類2個、硝基咪唑類2個,喹諾酮類1個,大環內酯類3個。

      表1 抗菌藥物使用頻度排序

      2.2 抗菌藥物應用途徑:7129張使用抗菌素藥物的處方中,口服抗菌藥物處方3892張,占54.6%;肌注使用抗菌藥物處方1272張,占17.8%;靜脈使用抗菌藥物處方1624張,占22.8%;外用抗菌藥物處方341張,占4.8%。

      2.3 抗菌藥物的分級應用 7129張處方中非限制使用的抗菌藥物處方3347張,占抗菌藥物處方的46.94%;限制使用的抗菌藥物處方1728張,占抗菌藥物處方的24.24%。

      2.4 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 7129張使用抗菌素藥物的處方中,有692張處方為不合理使用,不合理使用率為9.7%,詳見下表2。

      表2 不合理用藥統計

      3 討論

      通過對本院門診處方調查分析發現,不合理用藥率為9.7%,主要表現在越級用藥、選藥不當等方面。部分處方中選用價格昂貴的新型抗菌藥物,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可能造成抗生素濫用。我院抗菌藥物的分級管理制度基本完善,藥師在審核處方時,對醫師越級開具抗菌藥物的處方拒絕調配,必須上級醫師簽字核實后才予以調配。為此,我院藥劑科還制定了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抗菌藥物分級使用藥品目錄及各科室抗菌藥物應用基本原則、主治及主治以上醫師名單。對抗菌藥物實行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的分級管理。并嚴格執行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完善臨床合理用藥管理機制,明確管理責任和醫師使用抗菌藥物的處方權限,規定分級管理藥物的具體品種,切實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環節的管理,預防和糾正不合理應用抗菌藥物的現象,并根據臨床實際應用情況制定獎懲措施[3]。我院門診抗菌藥物使用途徑主要為口服、肌注、靜脈、外用,分別占57.6%、17.8%、22.8%、4.8%,基本符合先口服、后靜脈的給藥原則[4]。由于口服用藥方便易行,是大多數門診病人首選的給藥方式。我院門診所使用的抗菌藥物具體品種使用率由高到低依次為內酰胺類、喹諾酮類、大環內酯類、克林霉素類、氨基糖苷類、四環素類、硝唑類、磺胺類和其他類。內酰胺類中尤以頭孢類為主,由于其藥理作用強、不良反應少的優勢,備受廣大醫師青睞。喹諾酮類抗菌譜廣、使用方便、無需做皮試,臨床應用普遍,但由于其中樞神經系統的毒性,在兒童用藥和老年用藥時需要考慮其危害性。硝唑類抗菌藥物在婦科疾病中應用較頻繁,大多作為外用栓劑[5]。對于單一抗菌藥物可以控制感染并治愈的病例使用二聯或三聯進行治療。有些聯合用藥會導致不良后果,例如克林霉素與慶大霉素的聯合應用會引起呼吸抑制。 無適應癥使用抗菌藥物。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等疑似病毒感染以及無感染指征如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使用抗菌藥物。綜上,我科應在全院推廣學習"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以及藥學知識,應加強臨床用藥指導和監管,增強我院臨床抗菌藥物應用合理性。

      參考文獻

      [1] 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總后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S] 衛醫發[2004] 285號,2004

      [2]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的通知[Z] 衛醫發[2008] 48號,2008

      [3] 陳衛兵,孫玉萍,李海鵬。我院抗菌藥物使用情況調查分析[J] 中國藥事,2004,18 (5): 312 313 [4] 張志萍 院內感染及抗生素的合理應用[J] 藥物與臨床,2002,17 (4): 2 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又粗又硬又爽的三级视频|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6080私人午夜性爽快影院| 欧美特黄一免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24小时日本电影免费看| 欧美三级一级片|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av熟妇高潮30p| 国产在线爱做人成小视频| 日韩黄色片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午夜不卡| 久久久久性色av毛片特级| 被强制侵犯的高贵冷艳人妇| 无码不卡av东京热毛片| 午夜视频免费成人| jizz黄色片| 欧美视频在线网站| 国产精品伦子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黄网在线观看免费|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A毛片毛片看免费| 没带罩子让他玩儿了一天| 国产精品深夜福利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饭冈加奈子黑人解禁在线播放 | 精品永久久福利一区二区| 娇妻校花欲乱往事叶子| 亚洲综合欧美色五月俺也去| 制服丝袜怡红院|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毛片 | 亚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蜜臀AV一区二区| 女邻居拉开裙子让我挺进| 亚洲日韩小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香蕉精品视频| 成人深夜视频在线观看|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