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全年經營分析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 腔鏡手術;直腸癌;老年患者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1.01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by endoscopic surgery in treating senile rectal cancer, and to analyze its safety. Methods A total of 84 senile rectal cancer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endoscopic surgery,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laparotomy surgery. Comparison was made on curative effects, surgical indexes and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effective rate as 95.2%, which was 90.5%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all better operation time, bleeding volume, exhaust time, hospital stay time and lymph node dissection numb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Endoscopic surgery; Rectal cancer; Senile patients
腔鏡手術具有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小、術中出血量低及并發癥少等優勢, 有利于老年患者的術后恢復, 目前已有逐步取代傳統開腹手術的趨勢[1]。本次研究為腔鏡手術臨床治療老年直腸癌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提供更多依據, 就本院收治的84例老年直腸癌患者分別給予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的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84例老年直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 各42例。實驗組男25例, 女17例, 平均年齡(69.4±10.2)歲;對照組男22例, 女20例, 平均年齡(65.9±13.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實驗組患者給予腔鏡手術治療, 取截石位并給予患者氣管插管全身麻醉, 于肚臍旁取1 cm的切口并建立人工氣腹, 壓力保持在12~15 mm Hg(1 mm Hg=0.133 kPa)并置入腹腔鏡探頭[2], 在腹腔鏡的監視下清掃淋巴結, 分離腸系膜下血管并游離腸系膜, 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需要給予相應的腫瘤切除術, 手術操作期間避免損傷盆腔自主神經以及腫瘤組織與切口的接觸。對照組患者給予開腹手術治療, 患者取截石位并給予患者氣管插管全身麻醉, 根據患者的病情需要給予相應的切除術。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療效、手術指標(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及淋巴結清掃數目)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 實驗組治療有效患者40例, 有效率95.2%;對照組治療有效患者38例, 有效率90.5%;兩組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比較 實驗組患者手術時間、出血量、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及淋巴結清掃數目均優于對照組(P
2. 3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比較 實驗組出現1例感染、1例腸梗阻, 并發癥發生率為4.8%;對照組出現3例感染、3例腸梗阻及2例腹腔膿腫, 并發癥發生率為19.0%;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
3 討論
直腸癌作為常見的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的發病率, 好發于老年群體[3], 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極大。傳統開腹手術治療直腸癌療效值得肯定, 但由于其術式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大, 術中出血量較多, 再加上老年患者自身機體功能退化, 導致患者術后恢復慢且容易出現并發癥[4]。老年直腸癌患者由于自身體質較弱、耐受性差, 經開腹手術治療后造成較大創傷難以快速恢復, 同時開腹手術對患者的心、肺功能有一定的要求[5], 不適合所有老年直腸癌患者的治療。腔鏡手術應用于直腸癌患者的范圍較廣, 患有心肺功能疾病或美國麻醉師協會(ASA)評估在3~4級的老年患者均能接受腔鏡手術治療, 腔鏡手術在老年直腸癌患者中的治療優勢在于切口較小、不會對患者內臟及周圍組織造成較大創傷;腹腔鏡下醫師視野開闊, 有利于準確的手術操作, 造成的出血量低。本次研究中發現, 行腔鏡手術治療的實驗組患者在療效方面與行開腹手術的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指標、并發癥發生情況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 張勇.腹腔鏡輔助結直腸癌根治術在老年患者中的應用.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6, 29(11):1465-1466.
[2] 張東瑞.腹腔鏡手術在老年直腸癌中的應用及安全性.中國社區醫師, 2016, 1(4):51-52.
[3] 李l根, 陳志豪, 劉藝輝.腹腔鏡手術在老年直腸癌中的應用價值及安全性研究.臨床醫學工程, 2015, 22(12):1572-1574.
[4] 李洪明, 韓方海, 鄒t南, 等.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手術在老年患者中的臨床研究.消化腫瘤雜志(電子版), 2015, 7(1):14-17.
方法:選取老年腹部患者60例,隨機分為2組分別給予全憑靜脈麻醉和吸入麻醉。
結果:全憑靜脈組的心血管參數明顯優于對照組,且患者術后清醒時間短(P
結論:全憑靜脈麻醉臨床效果良好。
關鍵詞:全憑靜脈麻醉 吸入麻醉 老年腹部手術 影響分析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183-01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通常要求麻醉誘導迅速、鎮痛完善、肌松良好,患者在術后蘇醒應迅速而完全[1]。老年患者接受麻醉后常出現蘇醒延遲和術后生理功能紊亂等現象[2]。本實驗采用靜脈靶控輸注瑞芬太尼復合異丙酚全憑靜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LC手術,并和傳統的靜吸復合麻醉進行比較,旨在觀察和評價二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本院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ASAⅠ-Ⅱ級腸胃、膽囊手術的老年患者60例,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齡在62-85之間,平均年齡65.8歲。體重40—83kg,平均64.3kg。所有患者術前檢查心、肺功能正常,無高血壓史,肝、腎功能和電解質檢查結果正常。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0例,分別為靜吸麻醉組(Ⅰ組)和全憑靜脈麻醉組(T組),二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體質等參數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麻醉方法。術前30min對患者注射苯巴比妥鈉0.1g、阿托品0.5mg。入室后在全麻誘導前要建立上肢遠端靜脈通路后給予7mk/kg輸入乳酸鈉林格氏試液,橈動脈穿刺置管測血壓。Ⅰ組誘導用藥靜脈注射異丙酚1-2μg/ml、瑞芬太尼2μg/kg和阿曲庫銨0.5mg/kg,3min后行氣管插管。手術中使用2%-3%的異氟醚維持。T組用藥:瑞芬太尼血漿靶濃度3ng/ml、異丙酚(阿斯利康中國)3μg/ml。患者意識消失后加給阿曲庫銨0.5mg/kg,4分鐘后進行氣管插管。書中使用異丙酚1-2mg/kg和瑞芬太尼4-6ng/ml進行維持。兩組插管成果后接入麻醉機控制呼吸:氧流量2l/min,潮氣量9-11ml/kg,呼吸頻率10-15次/min。I組手術結束前15min停用異氟醚,T組皮膚縫合完畢停止用藥。兩組手術結束后給予阿托品15μg/kg拮抗肌松藥的殘留作用,在拔管前5min兩組患者均接受靜脈注射恩丹西酮5mg用于防止術后惡心和嘔吐。術后詢問患者術中知曉情況。
1.3 監測指標。連續監測心電圖(ECG)、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收縮壓(SBP)、舒張壓(DBP)、經皮脈搏氧飽和度(SpO2)、呼末二氧化碳(PETCO2)等指標。記錄誘導前、后、插管后3min、CO2氣腹前、CO2氣腹后5min、15min、拔管前、后的SBP、DBP、HR等參數。并記錄術后至自主呼吸恢復、睜眼、拔除氣管導管等的時間、術中出血量、輸血量和補液量。拔管指征:吞咽和咳嗽反射良好,呼吸頻率大于10次/min,呼吸活動良好,潮氣量大于300ml,生命體征平穩,脫機后5min無缺氧表現。拔管時患者的清醒程度分為好(清醒并能按照指令行事);中(呼之睜眼并能按照指令行事);差(施加疼痛刺激才有反應,并能按照指令行事)3格等級。根據警覺、鎮痛(OAA/S)評分法對患者的意識狀態評分,分為5分—對正常聲音呼喚反應迅速;4分—對正常呼喚反應遲鈍,語速較慢;3分—僅在大聲或者反復呼喚后才有反應,目光呆滯語言模糊;2分—僅對輕拍或輕推有反應;1分—對輕拍或輕推無反應,昏睡。監測患者手術后蘇醒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均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使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組內比較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1 一般比較。兩組患者在年齡、體重、手術時間等方面無顯著差異。
2.2 血流動力學變化。兩組患者麻醉誘導后、插管前SBP、MAP比麻醉誘導前明顯降低(P
2.3 蘇醒質量和不良反應。Ⅰ組術后睜眼時間明顯長于T組(P
3 討論
腸胃、膽囊手術中麻醉經常需要施加CO2氣腹,壓迫血管容易產生應激反應,對老年患者尤其明顯。所以,應該結合老年患者的生理特點,選擇快速、短效的麻醉劑,盡量減少CO2氣腹的干擾。本研究結果表面的,全憑靜脈麻醉組患者術后睜眼時間和拔管時間均小于吸入麻醉組,結果統計學顯著??赡苡捎谌鸱姨釋儆诔绦У陌⑵愭偼此帲浣Y構中的酯鍵可以被血液和組織液水解,從而使其作用時間短、恢復迅速[3,4]。本實驗結果顯示兩組患者麻醉誘導后、插管前SBP、MAP比麻醉誘導前明顯降低(P
參考文獻
[1] 許艷淑,陳琦,王英偉.全憑靜脈麻醉與吸入麻醉對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影響的比較[J].上海醫學,2009,32(1)
[2] 宋杰.吸入麻醉與全憑靜脈麻醉在老年病人膽囊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比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8,21(9)
[關鍵詞] 細菌耐藥;抗菌藥物;預警
[中圖分類號] R969.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5)01-19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give a early warning to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s by analyzing the date of the drug resistance of bacteria and antibacterial drug use of the hospital,in order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antibacterial drugs. Methods Pathogen infection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2013 was obtained from the clinical laboratory.The results of bacterial culture and drug susceptibility were analyzed, and the top five bacteria(e.coli,klebsiella pneumoniae,pseudomonas aeruginosa,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acinetobacter baumannii)were selected to perform statistical analysis by WHONET software. Results The early warnings of the top five bacteria were provided by the drug resistance rate of 30%-40%,41%-50%,41%-75% and>75%. Conclusion The drug resistance of bacteria and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 drug are related.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referencing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 results based on bacterial drug resistance monitoring and avoiding the generation of drug-resistant bacteria,it is the key to reduce hospital infection.
[Key words] Bacterial resistance;Antibacterial drugs;Early warning
隨著抗菌藥物的廣泛使用,細菌耐藥性日趨嚴重,抗菌藥物已經成為醫院使用最廣泛、進展最快、品種最多的常規用藥。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是針對細菌產生耐藥性的重要環節。通過對2013年全年的某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細菌耐藥與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預警,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技術支持。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分離菌資料
1.1.1 菌株來源 收集醫院2013年全年臨床送檢標本中分離的所有病原菌。剔除同一患者同一
部位的重復菌株,按統一方法進行抗菌藥物敏感性試驗。
1.1.2 病原菌鑒定和藥敏試驗 參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3版規定的方法,對本院各種臨床標本進行細菌培養、分離,用VETEK-2COMPACT全自動微生物鑒定儀進行鑒定,藥敏。采用MIC法,按照美國標準委員會推薦的藥物進行實驗,采用美國標準委員會的抗菌藥物敏感性試驗執行標準判斷結果[1-4]。
2 結果
2.1 細菌分布
2013年全年檢出的細菌以革蘭陰性菌為主。其中大腸埃希菌(占15%)、肺炎克雷伯菌(12%)、銅綠假單胞菌(11%)、金黃色葡萄球菌(10%)、鮑曼不動桿菌(6%)。革蘭氏陽性菌所占比例較小。
2.2 院內排名前五的細菌耐藥監測與抗菌藥物臨床應用預警
3 討論
近年來出現的“超級細菌”新德里金屬13內酰胺酶-l(new delhimetallo-B-lactamase 1,NDM-1),幾乎可以跨越不同的細菌種類,幾乎對所有的抗菌藥物都耐藥。各種研究資料表明:細菌耐藥率呈普遍上升趨勢,多重耐藥菌己經逐漸成為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給臨床抗感染治療帶來極大的困難,對患者甚至造成無抗菌藥物可用的嚴重局面。因濫用抗菌藥物,對耐藥的后果認識不足,是耐藥菌大量出現和耐藥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在我國,濫用抗菌藥物的情況十分普遍。2012年原衛生部《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的通知》中規定綜合醫院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不超過60%,可見我國醫院抗菌藥物的使用有待規范??刂萍毦退幮砸呀洺蔀槲覀儾豢赏涎拥娜蝿铡<毦退帣z測和抗菌藥物預警工作,我們醫院從2010年到現在已經檢測了4年,以季度監測、年監測在醫院內網上公布,供臨床醫生選擇抗菌藥物時提供參考[5-12]。
本研究結果顯示:大腸埃希菌在2013年細菌耐藥中排名第一,它是臨床上引起多種機會性感染的常見致病菌,近年來隨著廣譜抗菌藥物和超廣譜抗菌藥物的濫用,耐藥情況日趨嚴重。本次監測結果顯示,該菌對二代頭孢頭孢呋辛、三代頭孢頭孢曲松以及喹諾酮類的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藥率達到50%~75%,選擇這些抗菌藥物需要參照藥敏試驗結果,不能進行經驗性使用。肺炎克雷伯菌在2013年細菌耐藥中排名第二,對該菌敏感的藥物有阿米卡星、氨曲南、復方新諾明、氨芐西林舒巴坦、環丙沙星、奈替米星、頭孢他啶、頭孢西丁、頭孢哌酮、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以供臨床使用。銅綠假單胞菌在2013年細菌耐藥中排名第三,該菌的耐藥機制復雜,是臨床主要致病菌之一。對該菌敏感的抗菌藥物有環丙沙星、奈替米星、慶大霉素、頭孢他啶、亞胺培南、哌拉西林,可以提供臨床醫生選用。而復方新諾明、、頭孢克肟、頭孢西丁、頭孢呋辛、頭孢唑啉對該菌的耐藥率大于75%,應避免使用這類抗菌藥物。金黃色葡萄球菌在2013年細菌耐藥中排名第四,環丙沙星、莫西沙星、諾氟沙星、四環素、慶大霉素、頭孢曲松、頭孢噻肟、頭孢吡肟、頭孢唑啉、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對該菌的耐藥率達到了50%~75%,臨床醫生需要參照藥敏實驗結果選擇用藥。大環內酯類的紅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青霉素類的青霉素G、阿莫西林、阿洛西林、羧芐西林應避免使用。鮑曼不動桿菌在2013年全年細菌耐藥中排名第五,對該菌的敏感的抗菌藥物有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以供臨床醫生選用。其中環丙沙星、慶大霉素、頭孢曲松、頭孢他啶、頭孢吡肟、哌拉西林耐藥率達到50%~75%需參照藥敏實驗結果選藥。值得注意的是氨曲南對該菌的耐藥率>75%,應避免使用。細菌耐藥和抗菌藥物的使用是有關聯的,參照藥敏試驗結果,以細菌耐藥監測為依據,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避免細菌耐藥的產生,減少醫院感染的關鍵。
本研究是以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三甲醫院常見細菌耐藥現狀,通過引入統計分析方法,對多類抗菌藥物使用與臨床常見細菌耐藥率的臨床研究,為醫院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提供技術支持,也為吉林地區細菌耐藥及抗菌藥物篩選提供數據支持。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政司.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M].第3版.南京:東海大學出版社,2006:715-920.
[2] 楊江明.我院2005-2006年細菌耐藥性變遷與抗菌藥物使用分析[J].安徽醫藥,2007,11(6):554-555.
[3] 妹,汪復.2010年上海地區細菌耐藥性監測[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1,11(6):436-445.
[4] 馬越,李景云,金少鴻,等.細菌耐藥性監測分析中應注意的問題[J].中國抗生素雜志,2005,30(12):762-769.
[5] 沈波,許琴芬,榮菊芬,等.2007-2009年某醫院抗菌藥物使用與醫院感染病原菌耐藥性分析[J].藥學實踐雜志,2010,28(5):378-380.
[6] 洪旭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發作期的病原菌分別和耐藥性分析[J].安徽醫藥,2012,16(7):969-971.
[7] 凌保東.鮑曼不動桿菌抗生素多重耐藥性:耐藥機制與感染治療對策[J].中國抗生素雜志,2005,35(4):241-254.
[8] 衛生部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中國醫師/藥師臨床用藥指南[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9:1127-1129.
[9] 肖永紅.2008年度全國細菌耐藥監測[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6):2377-2383.
[10] 李慧.安徽省2004年革蘭陰性菌耐藥性監測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6,16(9):1051-1052.
[11] 田勇光.銅綠假單胞菌耐藥譜變遷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09,19(6):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