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故障維修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先動口再動手:對于有故障的電氣設備,不應急于動手,應先詢問產生故障的前后經過及故障現象。對于生疏的設備,還應先熟悉電路原理和結構特點,遵守相應規則。拆卸前要充分熟悉每個電氣部件的功能、位置、連接方式以及與周圍其他器件的關系,在沒有組裝圖的情況下,應一邊拆卸,一邊畫草圖,并記上標記。
(2)先外部后內部:應先檢查設備有無明顯裂痕、缺損,了解其維修史、使用年限等,然后再對機內進行檢查。拆前應排除周邊的故障因素,確定為機內故障后才能拆卸,否則,盲目拆卸,可能將設備越修越壞。
(3)機械后電氣:只有在確定機械零件無故障后,再進行電氣方面的檢查。檢查電路故障時,應利用檢測儀器尋找故障部位,確認無接觸不良故障后,再有針對性地查看線路與機械的運作關系,以免誤判。
(4)先靜態后動態:在設備未通電時,判斷電氣設備按鈕、接觸器、熱繼電器以及保險絲的好壞,從而判定故障的所在。通電試驗,聽其聲、測參數、判斷故障,最后進行維修。如在電動機缺相時,若測量三相電壓值無法著判別時,就應該聽其聲,單獨測每相對地電壓,方可判斷哪一相缺損。
(5)先清潔后維修:對污染較重的電氣設備,先對其按鈕、接線點、接觸點進行清潔,檢查外部控制鍵是否失靈。許多故障都是由臟污及導電塵塊引起的。
(6)先電源后設備:電源部分的故障率在整個故障設備中占的比例很高,所以先檢修電源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7)先普遍后特殊:因裝配配件質量或其他設備故障而引起的故障,一般占常見故障的50%左右。電氣設備的特殊故障多為軟故障,要靠經驗和儀表來測量和維修。
(8)先后內部:先不要急于更換損壞的電氣部件,在確認設備電路正常時,再考慮更換損壞的電氣部件。
(9)先直流后交流:檢修時,必須先檢查直流回路靜態工作點,再交流回路動態工作點。
(10)先故障后調試:對于調試和故障并存的電氣設備,應先排除故障,再進行調試,調試必須在電氣線路速的前提下進行。
2檢查方法和操作實踐
(1)直觀法直觀法是根據電器故障的外部表現,通過看、聞、聽等手段,檢查、判斷故障的方法:①檢查步驟:調查情況:向操作者和故障在場人員詢問情況,包括故障外部表現、大致部位、發生故障時環境情況。如有無異常氣體、明火、熱源是否靠近電器、有無腐蝕性氣體侵入、有無漏水,是否有人修理過,修理的內容等等。初步檢查:根據調查的情況,看有關電器外部有無損壞、連線有無斷路、松動,絕緣有無燒焦,螺旋熔斷器的熔斷指示器是否跳出,電器有無進水、油垢,開關位置是否正確等。試車,通過初步檢查,確認有會使故障進一步擴大和造成人身、設備事故后,可進一步試車檢查,試車中要注意有無嚴重跳火、異常氣味、異常聲音等現象,一經發現應立即停車,切斷電源。注意檢查電器的溫升及電器的動作程序是否符合電氣設備原理圖的要求,從而發現故障部位。②檢查方法:觀察火花,電器的觸點在閉合、分斷電路或導線線頭松動時會產生火花,因此可以根據火花的有無、大小等現象來檢查電器故障。例如,正常緊固的導線與螺釘間發現有火花時,說明線頭松動或接觸不良。電器的觸點在閉合、分斷電路時跳火說明電路通,不跳火說明電路不通。控制電動機的接觸器主觸點兩相有火花、一相無火花時,表明無火花的一相觸點接觸不良或這一相電路斷路;三相中兩相的火花比正常大,別一相比正常小,可初步判斷為電動機相間短路或接地;三相火花都比正常大,可能是電動機過載或機械部分卡住。在輔助電路中,接觸器線圈電路通電后,銜鐵不吸合,要分清是電路斷路還是接觸器機械部分卡住造成的。可按一下啟動按鈕,如按鈕常開觸點閉合位置斷開時有輕微的火花,說明電路通路,故障在接觸器的機械部分;如觸點間無火花,說明電路是斷路。動作程序:電器的動作程序應符合電氣說明書和圖紙的要求。如某一電路上的電器動作過早、過晚或不動作,說明該電路或電器有故障。另外,還可以根據電器發出的聲音、溫度、壓力、氣味等分析判斷故障。運用直觀法,不但可以確定簡單的故障,還可以把較復雜的故障縮小到較小的范圍。
(2)測量電壓法測量電壓法是根據電器的供電方式,測量各點的電壓值與電流值并與正常值比較。具體可分為分階測量法、分段測量法和點測法。
(3)測電阻法可分為分階測量法和分段測量法。這兩種方法適用于開關、電器分布距離較大的電氣設備。
(4)對比、置換元件、逐步開路(或接入)法。①對比法:把檢測數據與圖紙資料及平時記錄的正常參數相比較來判斷故障。對無資料又無平時記錄的電器,可與同型號的完好電器相比較。電路中的電器元件屬于同樣控制性質或多個元件共同控制同一設備時,可以利用其他相似的或同一電源的元件動作情況來判斷故障。②置轉換元件法:某些電路的故障原因不易確定或檢查時間過長時,但是為了保證電氣設備的利用率,可轉換同一相性能良好的元器件實驗,以證實故障是否由此電器引起。運用轉換元件法檢查時應注意,當把原電器拆下后,要認真檢查是否已經損壞,只有肯定是由于該電器本身因素造成損壞時,才能換上新電器,以免新換元件再次損壞。③逐步開路(或接入)法:多支路并聯且控制較復雜的電路短路或接地時,一般有明顯的外部表現,如冒煙、有火花等。電動機內部或帶有護罩的電路短路、接地時,除熔斷器熔斷外,不易發現其他外部現象。這種情況可采用逐步開路(或接入)法檢查。逐步開路法:遇到難以檢查的短路或接地故障,可重新更換熔體,把多支路交聯電路,一路一路逐步或重點地從電路中斷開,然后通電試驗,若熔斷器一再熔斷,故障就在剛剛斷開的這條電路上。然后再將這條支路分成幾段,逐段地接入電路。當接入某段電路時熔斷器又熔斷,故障就在這段電路及某電器元件上。這種方法簡單,但容易把損壞不嚴重的電器元件徹底燒毀。逐步接入法:電路出現短路或接地故障時,換上新熔斷器逐步或重點地將各支路一條一條的接入電源,重新試驗。當接到某段時熔斷器又熔斷,故障就在剛剛接入的這條電路及其所包含的電器元件上。
(5)強迫閉合法在排隊電器故障時,經過直觀檢查后沒有找到故障點而手下也沒有適當的儀表進行測量,可用一絕緣棒將有關繼電器、接觸器、電磁鐵等用外力強行按下,使其常開觸點閉合,然后觀察電器部分或機械部分出現的各種現象,如電動機從不轉到轉動,設備相應的部分從不動到正常運行等。
(6)短接法設備電路或電器的故障大致歸納為短路、過載、斷路、接地、接線錯誤、電器的電磁及機械部分故障等六類。諸類故障中出現較多的為斷路故障。它包括導線斷路、虛連、松動、觸點接觸不良、虛焊、假焊、熔斷器熔斷等。對這類故障除用電阻法、電壓法檢查外,還有一種更為簡單可靠的方法,就是短接法。方法是用一根良好絕緣的導線,將所懷疑的斷路部位短路接起來,如短接到某處,電路工作恢復正常,說明該處斷路。具體操作可分為局部短接法和長短接法。以上幾種檢查方法,要活學活用,遵守安全操作規章。對于連續燒壞的元器件應查明原因后再進行更換;電壓測量時應考慮到導線的壓降;不違反設備電器控制的原則,試車時手不得離開電源開關,并且保險應使用等量或略小于額定電流;注意測量儀器的擋位的選擇。
【論文摘要】:手風琴是一種大眾化的樂器,同時也是一種構造精密的儀器。在手風琴的演奏過程中,常常由于維護的不到位而出現各種故障,從而影響了演奏效果。文章針對手風琴經常出現的問題,根據其外在及內部結構特征,提出了具體可行的方法和策略。以便演奏者參考使用。
手風琴是一種年輕的西洋鍵盤樂器。由奧地利維也納人達密安于1829年發明。它應用范圍寬廣、演奏比較簡單、攜帶方便、音色優美、音域寬廣、表現力豐富。可以奏出各種旋律和節奏。目前在我國廣為流傳,是廣受大眾喜愛的樂器之一。
一、手風琴右手常見問題維修
在手風琴的使用過程中,右手出現問題最多的是按鍵或鍵鈕反應不靈敏。而左手則容易出現漏氣、貝斯按鍵反應遲鈍等問題。
先來看看右手的情況。不管是鍵盤式手風琴還是鍵鈕式手風琴,進口琴大多是采用穿通條式琴鍵固定法。因此,不能將其中某一個鍵或鍵鈕單獨拿下來。只能從低音區開始一個鍵一個鍵地往下拆。也就是說如果琴的最高音鍵出了問題就必須將所有的琴鍵或鍵鈕全部拆下來才能解決問題,在這里請大家注意,一旦出現類似情況,一定要謹慎處理盡量不要自行拆卸,否則可能造成更大的問題。因為現在與進口琴相配的配件很少,(進口琴牌號、型號太多規格不統一)元件被損壞將很難配到合適的。當按鍵或鍵鈕反應不靈敏時有兩種可能一是鍵子木頭受潮變形所致,遇到這種情況應將琴放到干燥的環境中,過一段時間會自然好轉的。如還不見好轉最好能找專業人員解決。二是傳動部件不好。可打開前后面板在不好的地方點上極少量的縫紉機油,一點點就夠,千萬不可過多。
二、手風琴左手常見故障維修
手風琴漏氣是左手經常出現的一個普遍的毛病,它不但影響手風琴的音色、音量,而且伴有雜音,因此常常令演奏者大傷腦筋。解決手風琴漏氣時,首先應該清楚哪些地方可能漏氣,然后細心檢查,準確判定后用相應的辦法處理。
造成手風琴漏氣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找到“病因”然后才可對癥下藥。
1.琴箱開縫:琴箱開縫有兩個原因,一是制作琴箱的木材沒有干燥好,當氣候條件發生變化時,琴箱便會出現縫隙而漏氣。二是在生產中不細心留下縫隙。先來判斷縫隙在什么地方,拆下手風琴右側的裝飾蓋和左側的貝司機,用力推拉鳳箱同時將臉貼近這兩側并上下來回移動,以確定漏氣的部位,然后用稍稠的白膠將該處縫隙堵上,待膠干后試驗一下是否漏氣即可安裝好使用了。
2.風箱故障:用同樣的辦法判斷風箱四周什么地方漏氣,然后拆下風箱觀察該處墊的皮圈是否卷曲、有雜物,如有,清理干凈弄平皮墊把風箱裝好。但有時也許是皮圇老化破損,這就需要更換新皮臼,如果手頭沒有可臨時用合適的吹塑紙代替。年久的手風琴,把風箱迎光照一照,看看風箱上的羊皮折角是否損壞漏氣,如果有孔則需更換羊皮或用白膠布粘上湊合一時。
3.附件松動:手風琴背帶和風箱扣帶的固定螺絲是穿過外殼從里用螺母擰緊的,這些螺絲松動也會造成手風琴漏氣。先用上面的辦法判斷是哪個部位漏氣,然后把這個螺絲拆下,往穿孔里塞一些蠟原樣裝好即可。如果螺絲穿孔太松,可用木材把穿孔粘死重新鉆孔。同樣的做法可以解決風箱銷釘松動漏氣。
4.音簧蓋板:取下手風琴裝飾蓋和貝司機,可以看到許多粘有羊皮的長方形的金屬板,這就是音簧蓋板。它不正、不平或附有雜物都會造成漏氣,調整音簧蓋板一定要細心,一邊前后左右仔細觀察,一邊用尖嘴鉗子一點點的校正。排氣孔蓋也會出現同樣的問題,解決的辦法是一樣的。有時蓋板上的拉簧會脫落或無力,這就需要重新裝好或調換彈簧。
5.簧盒、簧片:卸下風箱后,能看到許多粘有簧片的簧盒。如果簧盒變形漏氣,可將簧盒拆下來,在下面合適位置墊塊呢子,再把簧盒裝上去擰緊。使用過久的手風琴音簧上的皮子可能會卷曲、脫落,失去擋風作用而造成漏氣,應該換上好的音皮子。另外把每個簧片座的四周用蠟封死,防止漏氣。
另外,左手貝司按鍵反應遲鈍這一現象也非常普遍。而且往往在按鍵時還會伴有機械摩擦聲。這個問題一般是貝司按鈕連桿變形所致。導致這個問題的發生有兩個原因。第一,制造方面的原因。在制造過程中調整好按鈕后經過一段時間按鈕連桿金屬回彈變形。第二,在我們拉琴時左手往往有比較困難的地方如大跳、手小的人拉大于十度的雙音或和弦。遇到這些地方我們有些演奏者在練跳時往往不注意在大跳前先將手掌位置調整到接近將要大跳至那個鍵鈕的位置附近,然后再去按那個鍵鈕。而是先用手指勾住那個鍵鈕將手掌帶到位后再按鍵。因為貝司鍵的金屬連桿比較細,這樣反復練習多次容易造成機件變形的加速從而導致按鍵反應遲鈍。希望有這種演奏習慣的演奏者能改變一下,也希望進行教學的老師們能注意一下自己的學生是否有這樣的問題。一旦出現這種機械故障只能請專業人員進行修理,因為調整按鈕連桿是需要使用專用工具來進行的,甚至需要拆下一部分按鈕來修整,否則可能會是修好了這個壞了那個。
三、手風琴故障預防
手風琴是一種嬌貴的樂器。為了避免故障的發生,及時保養也很重要。在運輸途中應盡量避免強烈振動。在使用、維護中,一定要做到防潮。因為手風琴的簧片,是用特殊鋼片磨制而成,一旦生銹,不僅影響音準,而且因銹跡的腐蝕作用,會使簧片失去彈性以致折斷。另外,無論是風箱還是羊皮護角,一旦變潮開膠,將失去柔軟及密封性,會使風箱漏風,失去彈力。在冬季時,無論是從冷處將琴移到熱處,或是相反,都要注意不要驟冷驟熱。因為這會使琴內空氣中的水分凝結在簧片上,造成銹跡。琴身外部的塵土可用軟布擦拭,琴殼化學片污漬可用濕布蘸少量肥皂擦洗。另外,按鍵時用力不可過猛,或久按,以免彈簧失靈。
結語
手風琴是全世界范圍內最為廣泛普及的樂器之一。在當代,手風琴不僅在專業樂壇上,而且在大眾音樂文化生活中也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手風琴維護工作者為手風琴藝術的繁榮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們相信,在廣大手風琴專業工作者和愛好者的繼續合作努力下,具有中華民族風格特色的手風琴藝術之花,必將在我們的大百花園里,開放得更加芬芳艷麗。
參考文獻
[1]《淺談手風琴在新時期的發展》,歌海,2008年第02期.
[2]《探索手風琴的起源與發展》,四川戲劇,2007年第04期.
論文摘要:生化分析是臨床診斷常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可幫助診斷疾病,對器官功能作出評價,并可鑒別并發因子及決定以后治療的基準等。自動生化分析儀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穩定了檢驗質量,減少了主觀誤差。
生化分析是臨床診斷常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對血液和其他體液生化分析測定的數據,再結合其他臨床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可幫助診斷疾病,對器官功能作出評價,并可鑒別并發因子及決定以后治療的基準等等。自動生化分析儀就是把生化分析中的取樣、加試劑、去干擾物、混合、保溫反應,P檢測、結果計算和顯示,以及清洗等步聚自動化的儀器,它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穩定了檢驗質量,減少了主觀誤差,通常可分為以下幾類:按反應裝置的結構分為連續流動式、分離式和離心式三類;按同時可測項目分為單通道和多通道兩類,單通道每次只能檢驗一個項,但項目可更換,多通道每次可測多個項目;按儀器復雜的程度及功能分類小型,中型和大型三類;按測定程度可變與否,分為程序固定式和程序可變式分析儀兩類。
臨床化學分析基本包括以下步驟:標本定量吸取和轉移,通過沉淀、過濾、離心、層析或透析技術分離并去除大分子干擾物試劑的定量吸取及同標本混合,在一定溫度下反應顯色,通過光學或各種電極技術進行測量、數據處理、顯示、打印報告結果,以及測定后的反應容器,管道系統的清洗等。
根據儀器計算機功能的不同,自動生化分析儀一般分為全自動和半自動兩種,本文對幾種常見半自動生化分析儀故障進行探討。
一、開機機器長鳴報警
在機器設置中,若設置是外置打印機打印,則必須先開打印機,后開主機,使主機自檢時能檢測到打印機,不然機器就會報警;紅外自動感應器窗口上有污物或感應器靈敏度不夠或失靈,清洗器應器窗口,排除錯誤進樣信號,如感應器失靈,則更換紅外自動感應器,無備用件時,可用Val+F1鍵代替。
二、開機調零顯示“measurementproblem”
BASIC用蒸餾水調零,顯示上述信息表示測定有故障,通常的原因是:
1、蒸餾水不干凈。
2、流動比色池內有氣泡,檢查管道是否有破損或比色池是否有泄漏。
3、流動比色池內太臟,用5%的次氯酸鈉或雙縮脲浸泡半小時后沖洗;流動比色池外灰塵太多,用鏡頭紙擦拭。
4、石英鹵素燈的電源是從電源開關取出來的,電源開關有三組接頭,一線給主機供電,一線為電源地,還有一組給燈供電,測試該組接頭并沒有導通,拆下檢查,發現是該組接頭的彈簧及電源開關,故障排除。
5、拆下濾光片,用鑷子除去粘膠,取出凸透鏡,安裝在機器上,重新調零,故障排除。
6、即使做了上述工作,調零仍然通不過。拆下比色池加熱器底座,打開硅光二極管檢測系統部分的蓋子,進行光路調節,把室內燈光關閉,用一張白色紙片放在硅光二極管的前部,左右移動比色池加熱器底座,同時調節比色池下面的高度調節螺釘,進行調零操作。當燈亮時,觀察光分出來的光線是否和硅光二極管的位置吻合,反復調整,直到調零通過為止。上好比色池加熱器底座的螺釘,重新開機調零,仍然出現上述故障,仔細觀察,發現比色池加熱器底座的底部有熱溶膠,當把底座的螺釘上好后,改變了已調整好的光路,故而再次出現上述故障,在相應位置滴上熱溶膠,重新安裝進行調零,故障消失。
三、按動吸樣開關后不吸樣
首先聽泵是否在動作,如泵不動作,檢查吸樣開關是否有信號產生,調整吸樣開關中頂珠的位置,檢查泵的內阻是否正常;其次檢查泵管理否有泄漏或老化,從而更換泵管;如上述部分正常,打開機器頂蓋,拆下流動比色池,發現流動比色池有漏液現象,用耐酸堿,無色的粘合劑進行粘接,等粘合劑凝固后,重新安裝好流動比色池,故障消失。
四、機器測定結果不正確
首先用以下推薦的清洗劑進行流動比色池和管道的清洗:
1、0.1N的NaOH(KOH)溶液,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劑。
2、有分解蛋白作用的酶溶液。
3、生化試劑中本身具有去蛋白作用的試劑,總蛋白試劑(雙縮脲),肌肝試劑中的堿性組份。
然后進行標準管的測試,如果結果仍不正確,開機檢查Peltier電子溫度控制器中的加熱塊是否有電壓,電壓是否正常,電源線是否連接完好,通過控制流過Peltiier電子元件的電流的方向來產生加熱和冷卻兩種不同的狀態,電流正向時為加熱,反向時為冷卻,如加熱塊損壞則更換加熱塊,更換時注意它的方向性,保證正壓時加熱塊處于加熱狀態,否則有可能燒毀加熱塊;還有可能就是燈泡老化,需要更換燈泡,燈泡更后需進行位置調整。具體調整方法參照機器的說明書,檢查流動比色池底部的熱敏電阻,熱敏電阻性能降低或損壞也可能造成溫度控制的不正常,從而影響測試結果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