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非獨生子女消費行為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研究結果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在所有參與調查的大學生中,來自于農村的占28.5%,縣級市的占48.2%,其余23.3%的大學生均來自于大城市。其中來自大城市和縣級市的獨生子女有122,占整個樣本的66.3%,來自大城市和縣級市的非獨生子女有45人,占非獨生子女比例的43.7%。其中,在獨生子女中46.5%人的生活費在1201-1500元之間,28.2%的人在801-1200之間;在非獨生子女中,31.5%的人生活費在1201-1500元之間,43.4%的人的生活費在801-1200元之間,也有15.8%的人生活費在501-800元之間。數據表明,無論是獨生子女還是非獨生子女,生活必需品的開支在日常消費中占絕對比重,但是所處的金額段不同,81.3%的獨生子女生活必需品消費在750元以上,而65.3%的非獨生子女的生活必需品方面的消費在500-750元之間;自我增值方面的支出大部分集中在50-100元之間,用于娛樂休閑的費用在100-200元之間最多,多數獨生子女的消費在此段中,其次是50-100元之間,多數非獨生子女相關消費在此段中;在社會交往方面,獨生子女整體費用要高于非獨生子女,消費段多在100-200之間。
無論是獨生子女還是非獨生子女,在生活必需品方面的消費沒什么太大的差異,自我增值方面的差異也不是十分明顯,而在社會交往和休閑娛樂方面分的差異性就比較明顯,獨生子女的消費費用整體高于非獨生子女,且休閑娛樂的方式多樣化、高頻化、這說明獨生子女大學生的消費動機比非獨生子女的消費動機更加復雜和多樣,消費的需求更大,消費自主性方面更加明顯。從數據可以看出,消費理念層面還是有差別的,不能簡單的說某種選擇是錯誤的或是正確的,但是,毫無置疑的是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消費理念中還是存在不合理的方面,消費不僅要避免過多的限制,也要避免過度的消耗。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他們將在未來的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他們不僅是綠色消費的實踐者,也是最好的倡導者和傳播者。
二、相關建議
(一)父母提高對子女理財的重視。父母作為孩子的啟蒙人和領路人,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在進行學習教育的同時,也要讓子女對理財有基本的認識,從小培養記賬的好習慣,了解錢花在哪里,從而引導子女合理的消費。同時,父母的行為習慣會給子女無形的作用,父母樹立榜樣作用,養成科學合理的消費習慣,會給孩子心中塑造良好的消費形象,通過正確的、積極的消費觀來感染孩子的消費心理,就會形成理性的消費行為。
(二)大學生自身的努力。大學生應該有獨立意識和理性消費的概念,應當承擔起對社會、對他人和對自己的責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價值觀,應當承擔起對社會、對他人和對自己的責任,樹立綠色消費的觀念,不僅要認識到個人消費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生態平衡以及環境保護之間是密不可分的,也要意識到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他們應該實踐環保消費,堅持合理消費,反對超前消費、攀比消費;堅持理性消費,反對盲目消費和“面子”消費。
作者:繆婷單位:南京理工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