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商業銀行金融理財現狀及對策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金融體制的不斷完善,金融理財產品也越來越多樣化。商業銀行金融理財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問題,需要給予足夠重視。本文首先對我國金融理財市場及產品現狀進行了全面介紹和分析;其次從金融理財產品同質化程度高、金融產品的缺乏創新性、金融產品缺乏有效的風險防范機制以及金融產品創新機制不完善等四個方面對我國商業銀行金融理財的現狀及問題進行了科學的分析和解讀;再者從順應市場需求,拓寬金融產品受眾、科學構建客戶風險評估體系、全方位加強金融產品監管以及大力強化金融產品創新等四個角度相應提出了我國商業銀行金融理財的應對策略;最后對全文進行了概括性總結。
關鍵詞:商業銀行;金融理財;現狀;問題;對策
相比西方國家,我國金融理財起步較晚,但是近些年發展速度有目共睹,與國際逐步接軌,甚至一些金融產品和金融理念創新度很高,引起國際很高關注。這些都離不開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大背景環境,離不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基礎因素。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高,國內市場對理財產品的需求度也越來越高。除了存款、基金等金融產品,市場需要更加豐富多樣的金融產品。面對目前市場環境,商業銀行應當在現有理財產品基礎上,加強對市場和產品的研究分析,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推出更有市場誘惑性的金融產品,迎合客戶需求,順應市場發展。
一、我國金融理財市場及產品現狀
2004年2月份光大銀行發行的“陽光理財A計劃”是我國內地發行的第一款理財產品,這標志著內地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實現破冰,向國際接軌的步伐又邁進了一步。隨后,我國內地各大商業銀行陸續發行各種理財產品,系統性、結構性理財逐漸豐富,為市場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截止2018年末,非保本理財產品4.8萬只,存續余額22.04萬億元,與2017年底基本持平。自2017年高點以來,同業理財規模和占比連續22個月環比“雙降”。截至2018年底,全市場金融同業類產品存續余額1.22萬億元,同比減少2.04萬億元,降幅為62.57%;占全部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的3.80%,同比下降7.21個百分點,表明“資金空轉”現象明顯減少。近些年,雖然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發展迅猛,在市場占據很大席位,但是受到互聯網金融理財的沖擊不小,多數商業銀行理財收益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尤其是阿里巴巴、騰訊等一批優秀的互聯網企業都已參與其中,并且推出的理財產品更有吸引力,具有更加方便、快捷、收益高的特點。目前,我國多數商業銀行已經認識到互聯網理財的重要性,一些大型商業銀行已經推出互聯網理財產品,但是產品的類型、風險、收益等有待進一步研究。
二、商業銀行金融理財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金融理財產品同質化程度高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推出的金融理財產品同質化程度很高。表面上看,金融產品種類很多,但實質上就是名字不同而已,多數都是風險相對較低,利潤相對較高的類或結算類產品。出現此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市場對此類產品的青睞程度較高,與此同時,商業銀行之間競爭程度較高,商業銀行為了迎合客戶和市場,推出了大量同質化產品。此種局面對銀行長期發展極其不利,金融理財產品缺乏系統性和全面性,市場很容易出現過剩。另外,隨著我國人民可支配收入不斷提高,對金融理財產品種類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多,這與我國當前商業銀行金融理財市場存在一定差異,應當引起一定重視。
(二)金融產品的缺乏創新性由于我國金融理財起步較晚,相比西方國家,金融產品的創新性存在一定差距,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目前,我國金融產品主要集中在工、農、建、中四個國有銀行,基本上形成一邊倒的局面,商業銀行很難與之抗衡,這既有歷史的問題,也有制度的問題,從而造成商業銀行不能擁有自由平等的競爭格局。另外,商業銀行金融產品自主創新意識較差,沒有充分擺脫市場和制度等條件束縛,金融產品過于單一,跟風走現象明顯。
(三)金融產品缺乏有效的風險防范機制金融產品缺乏有效的風險防范機制是我國商業銀行普遍存在的問題。新的金融產品推出之前,商業銀行會充分考慮如何分散和轉移風險,但是外部風險具有不可預測性的特點,新的風險隨時可能產生,例如黑天鵝事件、金融危機等。
(四)金融產品創新機制不完善受我國經濟體制限制,各大商業銀行分行或支行很難自己發行金融產品,對金融產品沒有創新和完善的權限,只有銷售和推廣的權限,金融產品創新工作基本上都是各大商業銀行總行執行,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銀行的創新能力。分行或支行與消費者直接接觸,擁有大量的一線信息,對市場的熟悉程度高,諳熟消費者的需求和意愿,如果參與金融產品的創新環節,對新產品的開發極其有利。與此相反,各大商業銀行總行與市場接觸較少,對市場了解程度較低,需要間接進行了解和分析,創造出來的金融產品很容易與市場脫節。
三、商業銀行金融理財應對策略分析
(一)順應市場需求,拓寬金融產品受眾商業銀行需要順應市場需求,拓寬金融產品受眾,提高市場競爭力。商業銀行不僅需要大量高粘性、高質量的投資用戶,同時需要增加一般投資消費者的數量,這是商業銀行提高市場地位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徑。拓寬金融產品受眾,需要金融產品在種類上有所突破,不能僅限于目前風險相對較低,利潤相對較高的類或結算類產品,需要有所創新。在對市場充分了解,對消費者充分分析和研究的基礎上盡可能拓寬金融產品范圍,最好對消費者進行細分,按照類別進行精準定位,有針對性的推出金融產品,在條件容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多的覆蓋更多的消費人群。
(二)科學構建客戶風險評估體系商業銀行構建科學風險評估體系之前需要對客戶進行充分了解。在對客戶介紹理財產品過程中,需要注重介紹產品存在怎樣的風險,讓客戶對產品風險有充分的認識,與此同時,需要對客戶進行了解和分析,全面剖析客戶對投資收益的心里需求,并將客戶對風險的承受能力進行評估,按照等級分類。另外,在構建客戶風險評估體系過程中,可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這也是最常采用的方式。在此需要強調,構建客戶風險評估體系,對客戶抗風險能力進行分類極其重要,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必須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
(三)全方位加強金融產品監管對金融產品進行監管,需要從金融、法律、管理等多個方面進行。監管最核心的因素是監管人員的素質和水平,因此,需要商業銀行引進或者大力培養一批具有高水平專業素質的監管人才,可以從金融、法律、管理等方面入手,為加強金融產品監管提供有效的基礎保障。另外,需要制定完善的監管制度和體系,全員進行監管,獎罰有度,公開透明。按期對監管人員進行考核,對表現優異的必須及時給予相應獎勵,對表現較差的人員給予一定懲罰,提高監管人員工作動力。
(四)大力強化金融產品創新我國的金融市場發展迅速,為金融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形成了較大的競爭。對于商業銀行而言,大力強化金融產品創新需要做到以下兩個方面:其一,商業銀行需要樹立金融產品的品牌戰略推廣意識,提高產品品牌知名度,提高經濟效益;其二,商業銀行需要根據不同市場訂制不同產品銷售方案,深入結合人們購買消費存儲能力,切實滿足客戶需求。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雖然我國商業銀行金融理財產品發展迅猛,但是存在的問題依然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尤其受到互聯網金融的沖擊,需要給予更多關注。需要各大商業銀行結合自身實際,順應市場發展,進行科學有效的改變和革新。不僅需要有節奏的增加金融產品種類,大力擁抱互聯網金融,同時還需要加強企業自身風險監管和客戶風險控制,只有這樣,商業銀行金融產品才能獲得市場認可,才能為自身獲得更大價值。
參考文獻:
[1]蔣吟雪.互聯網背景下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困境及對策研究——以中國建設銀行為例[D].華中師范大學,2018.
[2]周宇.關于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現狀及發展的分析[J].時代金融,2018.
作者:趙嘉穎 單位: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