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業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現代林業企業的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已迫在眉睫。企業管理者應更新財務管理理念,創新財務管理模式,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及集中管控,提升財務管理效率,從而提高現代林業企業競爭力。
關鍵詞:現代林業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集中管控;競爭力
后金融危機時代,現代企業舉步維艱,企業面臨的形勢復雜多變,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陡增,高成本和低利潤壓力倍增[1]。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企業財務資源的整合可借助于計算機、網絡、信息化模擬等技術來實現,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已成為必然趨勢[2],信息化管理模式必將取代傳統財務管理模式[3],這是現代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和根本保證。加強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可提升業務核算的時效性、準確性和資源使用的有效性,拓展財務管理的廣度和深度,優化財務管理效能,企業決策層可根據暢通、高效、快速反應的信息迅速做出科學決策。
1現代林業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
目前多數企業過分強調分權管理模式,各職能部門各行其是,甚至相互掣肘,缺乏溝通、協調和數據集成,林業企業普遍存在基礎薄弱、信息化滯后、信息孤島,財務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資金分散、考核不力,員工素質有待于提高等問題,導致林業企業的產、供、銷、存等信息脫節,破壞了本應集成連貫的業務,造成決策鏈過長、反應遲緩、效率低下,致使現代林業企業無法按照扁平化管理的要求加強集中管理,不能為林業企業決策者和利益方及時準確、全面掌控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的相關信息而提供決策支持服務。林業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企業領導及各管理層重視不夠,安于現狀,缺乏創新,信息管理系統的投入不足;數據信息共享性較差,各業務部門之間無法實時溝通信息;財務管理軟件通用性差、集成化程度低,國內軟件企業規模偏小,缺乏軟件開發人才,開發能力較弱,而國外大公司軟件又不適合我國企業特點,價格昂貴:財務信息安全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從林業企業自身角度分析,應創建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以利潤為目標的財務管理新模式,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林業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總體目標是建立一套實時安全、高效統一且規范有序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管理內容涉及資產、資金、風險、績效,會計核算、預決算、財務智能分析和預警及收財務內部管控等;搭建以全面預算為龍頭、集中管控為核心、資金支付為關口的業務財務一體化信息平臺;構建靈活強大、科學高效的資金管理體系,實時監控財務信息,規避風險;創建支持財務分析、管理會計和決策分析等功能統一標準的報表生成系統。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是實現信息整合與共享的前提,是核算全面化的要求,是加強財務集中監管的有力手段,是管理現代化的體現;“數出一門”是數據準確性的保證,可大幅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效、節能降耗和降本增效。財務部門宜采用事前監督、事中監控、事后考核相結合方式,讓外部監督與內部監督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利用日常監督、定期檢查和專項檢查相結合的方式,不斷加大財務監督管理力度。從世界經濟組織形式分析,當前世界經濟組織正處于重大轉型期,其財務管理組織形式也將產生重大變更,而為適應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林業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將成為其必然產物。傳統產業轉型至知識經濟型產業應以信息化為整體支撐,由此帶動傳統工業化,進而推動信息產業化,以促進技術、資本、資源、市場的國際化流動,可達到遠距離控制市場、結算及股東等目的,傳統統計報表、財務報表信息模式根本無法滿足快速運轉的世界經濟組織形式的需求,知識經濟型產業必須以財務管理信息化作為強力支撐。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大市場、低成本的經濟發展,新產業、新技術、新產品催生經濟新動能,帶來金融新機遇,全球統一市場唯有依靠財務管理信息化、現代信息和現代物流方可支撐,以全面實現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極大改變了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不斷探索財務管理新模式,而信息產業的高度現代化,會使其國際市場、資本、結算、貿易決定著其業務、資金、財務等企業主體信息系統的運作,而林業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則是由財務管理目標所決定的。
2現代林業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的特征
2.1集成化使林業會計、財務管理和生產經營業務等實現財務、業務信息的高度一體化。
2.2運用先進的現代管理技術現代管理技術的遠程網絡化能夠提高管理效率,使財務管理信息及時提高給各層次管理者。
2.3集中管控信息化的財務管理能夠有效地實施集中管控,有利于監督各部門財務管理工作。
2.4資金流、物流、信息流同步產生各個部門及時將信息上傳財務管理網絡,資金流、物流、信息流就會同步產生,有利于企業領導及時做出決策。
2.5財務管理系統化林業企業信息化能夠將企業縱向和橫向各個組織有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現代化信息系統。
3現代林業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基礎條件
3.1正確認識林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作用網絡經濟時代,世界經濟復蘇艱難,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林業企業應以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為核心和切入點,使財務管理從重復、簡單的“純手工”數據加工向“智能化”管理邁進,消滅信息孤島現象,讓財務賬務處理提速,真正實現財務信息高效傳遞、資源共享及信息理財。對突出價值創造、提升林業企業競爭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等,至關重要。
3.2樹立以林業財務管理信息化為核心的理念企業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核心是以生產管理轉變為財務管理、以資金流量控制為重點,而以實現財務狀況的最優化和財務成果的最大化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主要目標、各項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則決定了林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在現代林業企業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導作用,創建林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平臺,有利于集中管理和決策支持。
3.3建立高質量的林業會計核算信息化系統新經濟時代,林業會計工作從傳統思想觀念到核算手段、方式皆會發生重大變化,標志著林業會計核算迎來了全新時代,且現代林業企業會計核算與管理的重心正悄然發生轉移,進行著全方位的拓展和深層次的調整,以建立知識型、高質量的會計核算信息化系統。該系統可拓展傳統會計核算功能,在會計軟件中運用可視化編程工具和數據庫技術即可全面實現多種更加靈活多樣的會計核算模式,使其數據加工服務能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其核算指標呈現出全新、動態靈活、更具綜合性的特點,能滿足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使傳統核算模式得以深化,會計核算的深度和廣度得以拓展,能極大提高林業會計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和會計工作效率[4]。
3.4培養高素質的林業財務信息化人才推動林業企業財務工作發展的關鍵環節是培養高素質的財務信息化人才隊伍,既可挑戰財務學、管理學、計算機等學科的培養目標,又符合信息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財務信息化需培養一大批既懂生產經營管理,又精通網絡信息技術,能熟練地加工和分析財務信息的復合型人才;要深入開展電算化人員安全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培養工作責任心,加強保密意識;要加強財務理論知識、網絡操作維護的培訓,注重電算化安全的教育,是提高林業財務工作質量的重要途徑。林業企業財務信息化建設可使財務人員從簡單、繁重且重復的數據處理中解脫出來,讓財務管理工作實現由“純手工”操作向“智能化”管理邁進。
4現代林業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措施
4.1創建林業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市場風云詭譎,機遇與挑戰并存。林業企業應學習借鑒世界先進管理思想,并承襲企業自身成功管理經驗,在實踐中不斷賦予全新的詮釋;通過持續創新,借以拓寬全面預算管理的內涵深度和外延廣度,逐步形成集綜合生產經營計劃、經營指標執行與管控和績效考核為一體的全覆蓋、全過程、全員化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提升林業企業競爭力和駕馭市場的能力。
4.2創建安全高效的林業資金管理體系資金管理是現代林業企業的血液、命脈和財務管理的核心,是直接影響到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前提,但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目前,一些企業資金閑置、短缺、沉淀、周轉效率不高、運轉不靈等問題凸顯,企業要運用科學管理方法,創建安全高效的林業企業資金管理體系,加強資金的日常監管與控制,從而實現林業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
4.3建立健全林業財務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林業企業財務狀況綜合評價是以經濟核算信息為起點、以林業企業財務報告所反映的財務指標為主要依據,可分別考核、評估和預測企業以往業績、目前財務狀況、未來發展方向和趨勢,為企業決策層提供重要的決策依據。新形勢下對林業企業財務狀況綜合評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企業財務狀況綜合評價目標是將企業價值最大化,必須圍繞企業總體發展戰略目標,科學構建林業企業財務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方可評價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衡量經營業績,全面客觀地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才能挖掘林業企業的發展潛力,實現理財目標,實施合理的投資決策。
4.4創建林業企業全員績效管理系統創建林業企業全員績效管理系統,將以往偏重考核的單一模式發展成為考核、反饋和發展員工工作績效的系統模式,可實現完備的財務分析、管理會計和決策分析功能。為確保完成林業企業年度生產經營目標,應樹立“向管理要效益”的觀念,建立“目標明確、領導到位、責任到人”的營銷和激勵機制,加強對各部門、各單位內部生產經營過程和成果的跟蹤、監督、分析及考核,績效管理關乎員工的切身利益,必須遵循“公平、公開、透明”的原則,充分調動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降本增效和提高營銷績效。
4.5實現林業企業財務的集中統一管控傳統經濟環境下,無論是分權體制或集權體制皆無法解決企業面臨的信息失真、滯后、監控較難、信息管理成本高等問題。林業企業管理活動涉及生產經營信息的收集、整理、篩選和傳遞的全過程,其最核心的信息報告載體和來源途徑即財務報告。隨著林業企業的不斷發展和經營模式的變化,企業財務管控模式應以企業戰略為導向實行動態調整,財務集中統一管控模式可有機地融合信息技術與先進的管理思想、方法,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一種財務管理新模式。“互聯網+”經濟日新月異,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層出不窮,信息技術已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手段和工具[5]。應從組織、制度、業務三大方面入手,通過人員、投資、資金、預算、內控、核算體系、稅費管理、物資采購、內部審計、法律事務等統一來構建企業財務集中管控模式,如各子公司應及時錄入各項林業會計業務,規范會計基礎工作,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準確;定期將各單位賬簿數據或會計報表數據上傳至林業企業總部進行集中管理;林業企業應通過股本結構控制子公司的財務,可采用全資管控或控股的方式:將追求利潤最大化作為企業和財務管理的統一目標;實行財務總監委派制,加大日常財務監控力度;明確企業各管理層財務決策的責任和權利,以實現林業企業內部管控的制度化和程序化;建立集中的資金管理系統,嚴格管控資金流,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強化企業全面預算管理,規范企業財務信息報告制度等。由此強制林業企業的組織管理和行為理念由無序逐漸轉變為有序,以保證林業企業管理活動與戰略目標、生產經營目標一致,有效地管控財務管理漏洞。
4.6創建林業財務管理信息化長效機制林業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實施過程十分復雜,各種不可預見因素較多,隨著林業企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應充分認識林業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建設的長期性、持續性,逐步完善林業財務管理信息化支撐體系,創建與財務管理信息化進程相適應的長效機制,才是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關鍵步驟。企業應借鑒國內外先進的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機制和經驗,結合企業實際,設計林業財務信息化長效工作機制的標準和要求,指導財務信息化工作,進一步提升財務信息化管理水平。綜上所述,林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已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和基礎,可實現財務工作職能由“記賬核算型”向“經營管理型”的轉變,保障林業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實現。因而林業企業唯有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才能具備高效的資金運作機制,強化企業財務管控,防范財務風險,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增強林業企業競爭力,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從而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雨豪.微利時代企業實施財務精細化管理的思考[J].中國金屬通報,2016,(6):35-36.
[2]彭偉宏.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探析[J].中國總會計師,2017,(3):96-98.
[3]唐晨瑞.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探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7(5):241-242.
[4]鄭煒紅.信息化會計核算模式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09(5):261-262.
[5]吳雨豪.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理財理念創新的思考[J].中國金屬通報,2016(5):32-33.
作者:吳雨豪 單位:福建農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