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數學活動經驗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成才之路雜志》2014年第二十四期
(1)體現了數學本質。小學數學活動經驗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所得到的經驗不同,它是具有數學學習目標的一系列活動的結果。如作為數學活動實踐的折紙,其活動目的是學習數學相關知識,包括軸對稱、圖形的運動以及不變特征等。所以,數學活動的實踐體現了數學學習的本質,沒有把數學知識學習作為活動目標的活動就不是數學活動。
(2)研究的對象與具體事物相關。數學活動的經驗專指通過對具體的、形象的事物進行操作所獲得的活動經驗,有別于廣義的數學思維上的經驗。例如對自然數的學習和思考可以為分數、小數的學習提供經驗,對長方形的學習又可以為平行四邊形學習提供經驗。值得注意的是,這里提到的數學活動是指純粹的數學思維活動,即廣義的數學活動,并非研究具體事物的基本數學活動。
(3)數學活動經驗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學習主體對于同樣的數學對象,即使外部學習條件都相同,每個學生所得到的活動經驗也不一樣。因此,對于整個學習群體來講,數學活動經驗是多種多樣的。而對于學生來說,數學活動方式多樣,那么獲得的經驗也是多樣的。
二、形成經驗的小學數學活動的類型
(1)直接數學活動。小學數學貼近生活,其中的教學內容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生活現實,所以,源于生活的數學活動更能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的趣味,并獲得活動經驗。例如“20以內的退位減法”,可以以“取杯子”的現實生活場景為活動背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體驗“13-6”,并獲得20以內退位減法經驗。
(2)間接教學活動。間接數學活動以模擬為特征,需要學生在抽象的模型中進行操作探索。如準備一張數位表,準備9顆棋子,讓學生在數位表上擺數。依次實驗3顆、4顆、5顆、6顆棋子都能擺出哪些數,在具體操作中積累經驗,進而達到擺脫具體操作,將其提升為在頭腦中的抽象操作,最終得出9顆棋子能擺出哪些數,并能隨著活動經驗的積累和提升,進而歸納總結出棋子的顆數和能擺出的數的個數之間的關系。
三、積累小學數學活動經驗的方式
(1)在“做數學”中體驗、感悟數學。如在學習“乘”和“加”結合的兩步計算時,通過類似“怎樣數花兒比較方便”這樣的活動使動作、符號、語言相對應起來,把實際操作活動轉化成“乘加運算結合”。
(2)設計好的數學活動。數學基本活動的經驗來源于活動的實踐,所以學生要獲得活動經驗的關鍵是教師要提供好的活動。如此,才能給學生提供良好的思考基礎和學習環境,使得每位學生都能參與進來,充分交流,進而達到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體會數學本質,學習數學知識的教學目標。
小學中高年級的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是建立在一定數量的數學活動的實踐和對活動的思考上的,教師和學生只有共同努力和堅持,才能達到預期的數學目標。
作者:趙曉霞單位:甘肅省通渭縣隴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