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抗拉強度鑄鐵的切削性能對比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河南科技大學學報》2016年第二期
摘要:
澆鑄了1種球墨鑄鐵、3種蠕墨鑄鐵和1種灰鑄鐵,測試了這5種具有不同抗拉強度試樣的主切削力,并分析了抗拉強度與主切削力之間的關系,以及抗拉強度、主切削力與組織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3種石墨形態的鑄鐵,其抗拉強度和主切削力均受石墨形態和基體組織的影響,但石墨形態對抗拉強度的影響更為顯著,而基體中的珠光體含量對主切削力影響更為顯著。不同種類的鑄鐵,抗拉強度與主切削力之間沒有嚴格的對應關系。
關鍵詞:
抗拉強度;鑄鐵;石墨形態;切削性能
隨著汽車行業的發展,對發動機缸體比強度(斷開時單位面積所受的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一般來說,提高缸體的比強度,能使發動機缸體所允許的最大燃燒壓力提高,從而使燃油能夠充分燃燒,提高燃油利用率。同時,比強度的提高,可以實現汽車輕量化,從而進一步降低油耗,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1]。對鑄鐵材質的發動機缸體,若提高發動機缸體的比強度,則其他性能如導熱性和消震性就會相應下降[2],尤其是機加工性能會大大降低,從而不利于進行機加工,也影響批量化的流水線作業生產。因此,抗拉強度與加工性能一直是發動機缸體用鑄鐵件性能方面的重要指標。對于鑄鐵來說,一般抗拉強度越高,切削加工時刀具所受作用力及磨損越大,壽命越短[3]。到目前為止,國內外對鑄鐵加工性能已有許多研究。文獻[4]從切削合力和刀具磨損方面描述了兩種孕育劑對灰鑄鐵加工性能的影響。文獻[5]研究了蠕墨鑄鐵中添加合金元素Mo、Ti,對蠕墨鑄鐵顯微組織、力學性能以及加工性能的影響。文獻[6]對比研究了一種蠕墨鑄鐵在不同等溫淬火溫度和時間下的切削力大小。文獻[7]研究了蠕墨鑄鐵合金元素Ti質量分數對刀具磨損、切削力和表面粗糙度的影響。但目前對不同抗拉強度且有不同石墨形態鑄鐵(不同鑄鐵種類)的加工性能對比研究卻未見報道。本試驗澆鑄了5種不同抗拉強度的鑄鐵(1種球墨鑄鐵、3種蠕墨鑄鐵和1種灰鑄鐵),對比研究了它們的主切削力大小,并分析了主切削力與組織形態的關系。
1試驗材料及方法
抗拉強度/MPa707541417317214試驗所澆鑄的5種試樣編號及抗拉強度如表1所示。表1中,1號樣為球墨鑄鐵(QT),2~4號樣為蠕墨鑄鐵(RuT),5號樣為灰鑄鐵(HT)。將不同抗拉強度的5根切削力測試試棒加工至同一直徑(Ф72mm)。在CA6140A機床上對5根試棒進行切削試驗,機床轉速為180r/min,軸向進給量為0.30mm/r。切削過程中通過測量裝夾車刀的八角環應變μ來實現主切削力Fz的測量。本次試驗標定的μ與Fz的關系為Fz=36.41×106μ+9.976。石墨形態及基體組織用OLYMPUSPMG3金相顯微鏡,配合SISCAS.V8.0金相圖像分析軟件進行測定和分析。
2試驗結果及分析
2.1鑄鐵試樣的微觀組織5種試樣的石墨形態如圖1所示。從圖1中可以看出:1號樣石墨形態呈不規則球狀,為球墨鑄鐵,對比國家標準GB/T9441—2009可知,球化級別為3級;2~4號樣石墨呈蠕蟲狀,為蠕墨鑄鐵,對比國家標準GB/T26656—2011可知,其蠕化率分別為95%、95%和85%;5號樣石墨形態呈片狀,為灰鑄鐵,對比國家標準GB/T7216—2009可知,石墨片為A型分布,級別為片狀4級。5種試樣的球化級別、蠕化率、片狀石墨級別以及珠光體的體積分數如表2所示。從表2中可以看出:1~3號樣的基體中珠光體體積分數比較接近;4號樣基體中珠光體體積分數很低;5號樣基體中基本全部為珠光體。
2.2鑄鐵試樣微觀組織與抗拉強度間的關系石墨形態、數量、尺寸大小以及分布情況對鑄鐵抗拉強度的影響非常大。5種試樣的抗拉強度如表1所示,其抗拉強度順序為:1號樣>2號樣>3號樣>4號樣>5號樣,其原因主要在于石墨形態。在球墨鑄鐵中石墨形態為團球狀,表面比較圓潤,石墨表面的應力集中作用相對于蠕蟲狀和片狀來說小得多。同樣,蠕蟲狀石墨端部圓鈍,且石墨長度比片狀石墨短得多,故蠕蟲狀石墨比片狀石墨應力集中作用及對基體的分割作用要小得多?;诣T鐵中的石墨形態呈針片狀,石墨細長且其端部尖銳,對基體的割裂作用很大且與基體界面處應力集中效應很大,在外界拉應力作用下很容易形成裂紋源并進行擴展。石墨形態從球狀到蠕蟲狀再到片狀,石墨的比表面積增大,對基體的分割作用越來越大,石墨邊緣越尖銳,石墨端部的應力作用越大。因此,相對于石墨呈片狀的灰鑄鐵,球墨鑄鐵需要吸收更大的能量,即需要更大的外界拉應力才能夠形成裂紋源[8]。故在基體組織差別不是非常大的情況下(如:1~3號樣和5號樣的基體組織主要為珠光體),從石墨形態來說,球墨鑄鐵的抗拉強度要大于蠕墨鑄鐵,也大于灰鑄鐵。2~4號樣為同一類鑄鐵(蠕墨鑄鐵),石墨形態雖都是蠕蟲狀,但其抗拉強度差異較大。3種石墨分布都比較均勻,2號樣的石墨相對較短較粗,即石墨長寬比較小,石墨比較致密,而3號樣和4號樣的石墨相對較細長,致密性較差。在基體和蠕化率基本的相同條件下(2號樣和3號樣),石墨致密度越大,蠕墨鑄鐵抗拉強度就越高,與文獻[9]結論相同。4號樣蠕化率比3號樣的低,出現了部分球狀石墨,僅從蠕化率大小來說,4號樣抗拉強度應高于3號樣,但4號樣基體中珠光體含量只有30%~40%,比3號樣少得多。珠光體抗拉強度比鐵素體抗拉強度高得多,珠光體體積分數越高,蠕鐵抗拉強度越高,故4號樣抗拉強度比3號樣的低。
2.3鑄鐵石墨形態對切削加工性能的影響切深2.0mm,測得的5種試樣主切削力隨時間變化的關系曲線如圖2所示。圖2中,主切削力取負值表示刀具受力向下。從圖2中的切削曲線可以看出:5種試樣的切削曲線都很不穩定。文獻[10-11]認為:材料組織不均勻性對加工性能的穩定性有明顯影響。在鑄鐵中,相對于基體組織來說,石墨結構比較軟,相對于珠光體和鐵素體基體來說,可以看作是空隙[12],且在鑄鐵的澆鑄過程中容易產生偏析或形成硬質顆粒,所以灰口鑄鐵組織的均勻性較差,造成其主切削力不穩定。表3為不同切深條件下的主切削力(絕對值,下同)。在切深2.0mm情況下,球墨鑄鐵1號樣的主切削力大約是灰鑄鐵5號樣的1.6倍。珠光體體積分數達到80%的2號樣和3號樣的主切削力,分別大約是灰鑄鐵5號樣的1.3倍和1.2倍。從表1和表3中可以看出:隨著試樣抗拉強度的遞減,其主切削力并非也呈遞減的趨勢。1~4號樣的抗拉強度分別約是5號樣的3.3倍、2.4倍、2.0倍和1.5倍,切深為2.0mm條件下的主切削力分別約是5號樣的1.6倍、1.3倍、1.2倍和0.7倍。同樣,在切深為1.5mm時,1~4號樣的主切削力分別是5號樣的1.6倍、1.1倍、1.0倍和0.7倍,可見在不同切深條件下,5種試樣的主切削力具有一致的趨勢。因此,可以看出抗拉強度跟主切削力并沒有相對應的關系,而是受基體的影響較大。從石墨形態來分析,蠕蟲狀石墨尖端比灰鑄鐵圓鈍的多,產生的應力集中效應要小得多,因此,需要更大的外力才能使石墨基體界面處產生裂紋源,這就是蠕墨鑄鐵4號樣比灰鑄鐵5號樣抗拉強度高的主要原因。雖然蠕墨鑄鐵4號樣珠光體體積分數只有30%~40%,而5號樣基體組織中珠光體體積分數達到98%,但4號樣抗拉強度卻比5號樣的高,可見在抗拉強度方面,石墨形態的影響要比珠光體體積分數的影響顯著。從主切削力來看,5號樣珠光體體積分數遠比4號樣的高,在外力作用時片狀石墨與蠕蟲狀石墨相比,更容易在應力作用下剝落。5號樣的切削加工性能卻比4號樣的差,可見基體中珠光體體積分數的差異是蠕墨鑄鐵4號樣的主切削力小于灰鑄鐵5號樣的主要原因。從1~3號樣和5號樣可以看出:珠光體體積分數基本相同的條件下,抗拉強度與主切削力呈現出一樣的變化趨勢。
3結論
(1)鑄鐵的抗拉強度與石墨形態、緊實度和基體中珠光體體積分數密切相關。石墨不致密傾向越小即石墨的長寬比越小,石墨越緊實,石墨尖端的應力集中和分割基體作用越小,抗拉強度越高。(2)對各種石墨形態的鑄鐵來說,其抗拉強度與主切削力沒有很好的對應關系,5種鑄鐵試樣的抗拉強度之比約為3.3∶2.4∶2.0∶1.5∶1.0,而切深2.0mm時的主切削力之比約為1.6∶1.3∶1.2∶0.7∶1.0,并非抗拉強度越高其主切削力越大。石墨形態對鑄鐵抗拉強度的影響顯著,而基體中的珠光體體積分數對鑄鐵的主切削力影響顯著。
參考文獻:
[1]劉金城.關于我國蠕墨鑄鐵生產的一些思考[C]//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鑄造學會.2013中國鑄造活動周論文集.濟南:中國機械工程學會,2013:1-7.
[2]李明,劉慶義,張行河,等.蠕墨鑄鐵在發動機鑄件上的應用[J].鑄造設備研究,2008(5):28-32.
[3]萬仁芳.汽車工業發展與汽車發動機灰鑄鐵缸體生產技術[J].鑄造,2001,50(12):746-751.
[4]王宇飛,任鳳章,黃勝操.發動機缸體用高強度灰鑄鐵切削加工性能研究[J].鑄造,2015,64(1):47-49.
[5]鄭冰,任鳳章,張旦聞,等.兩種蠕墨鑄鐵顯微組織與切削加工性能[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6(5):5-9.
作者:李宗亮 任鳳章 王冰洋 熊毅 單位:河南科技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有色金屬共性技術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