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雙模式智能考勤系統的設計與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針對傳統課堂考勤機制的不足,設計了基于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和指紋識別技術的雙??记谙到y.該系統采用RFID讀寫模塊,快速識別電子標簽從而獲取學生的姓名、學號和進出課堂等信息,從而實現快速考勤,提高考勤效率;同時為了保證考勤質量,可隨機抽檢學生進行指紋考勤以避免替點名的現象.系統采用STM32主處理器,通過考勤機讀寫考勤數據,然后通過無線與主機通信,對考勤數據進行處理,實現輕松考勤.
關鍵詞:射頻識別;考勤系統;STM32;指紋識別
引言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興起和考勤需求的增大,基于射頻識別技術(RFID)的考勤系統逐漸成為研究熱點.RFID是一種無線通信技術,可利用無線電訊號識別并讀寫目標數據.利用RFID讀寫器和非接觸式IC卡,無須物理接觸就能完成讀寫操作[1].非接觸式IC卡具有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等優點,每次需密碼驗證才可進行讀寫,且抗干擾能力強,不受外界惡劣環境影響,操作便捷,廣泛應用于物流的跟蹤與管理[2].利用射頻識別技術進行學生考勤能有效提高考勤效率,簡化考勤方式.但是該考勤方式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無法有效避免學生托人代上課、代簽到等現象.針對傳統的課堂考勤機制占用課堂時間長,以及無法避免替點名現象,設計了基于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和指紋識別技術的雙??记谙到y.該系統采用RFID讀寫模塊,快速識別電子標簽從而獲取學生的姓名、學號和進出課堂等信息,從而實現快速考勤,提高考勤效率;同時為了保證考勤質量,可隨機抽檢學生進行指紋考勤以避免替點名的現象.系統采用STM32主處理器,通過考勤機讀寫考勤數據,然后通過無線與主機通信,對考勤數據進行處理,實現輕松考勤.
1系統方案設計
系統主要由主機和考勤機兩部分組成,無須教師操作即可完成整個考勤過程.主機設置在教室講臺上,主要負責考勤管理,并通過文件系統來管理大量考勤記錄數據,具有學生、教師考勤情況查看,教室課程表查看,人員錄入等功能;考勤機設置在教室門邊,主要負責考勤檢測,具有RFID或指紋識別兩種考勤方式,有課時,學生來到教室,RFID就可感應到電子標簽,并通過防碰撞檢測來識別當前正在通過的學生,即使有大批學生通過也不會識別錯誤,進而把考勤情況傳送給主機.每次上課前主機都會發送給考勤機考勤命令,并且實時接收考勤機傳送的課程考勤數據.教師可更改考勤方式,靈活選擇RFID(速度快,準確度較低)或指紋識別(速度慢,準確度高)來考勤[3].每次使用主機前都要先用RFID刷卡來登陸主界面,若是教師登陸,則可以隨時查看該教師以往教過課程的所有學生考勤信息;若是學生登陸,則可以查看該學生以前上過課的考勤信息,讓教師和學生都能實時了解考勤情況.
2硬件電路設計
2.1RFID讀寫模塊與指紋識別
模塊RFID讀寫器選用飛利浦公司生產的MFRC522射頻讀寫芯片,采用其SPI接口,最高傳輸速率可達10Mbit/s.指紋識別模塊選用AS608指紋識別模塊,實現圖像處理、指紋特征生成、指紋特征匹配等,只需用串口發送特定格式的數據/指令包,即可獲取有關指紋識別的結果.
2.2ZigBee通信模塊
使用UART串口來進行STM32與CC2530間的數據傳輸,所有無線通信的任務都由CC2530來完成,ZigBee通信模塊參見文[4].
2.3SD卡存儲模塊
SD卡存儲模塊的引腳與STM32的SDIO控制器引腳相連,其SDIO-CMD引腳用來傳輸命令與響應,SDIO-SCK用來提供時鐘,SDIO-D0~SDIO-D3用來傳輸數據.SD卡存儲模塊電路圖(略).
2.4LCD顯示模塊
LCD顯示模塊選用3.2寸電阻觸摸屏,顯示屏驅動芯片為ILI9320,與STM32自帶的外擴存儲控制器(FSMC)驅動接口相連,利用硬件代替軟件可大大提高LCD讀寫速度,快速刷新LCD顯示界面;觸摸屏驅動芯片為XPT2046,驅動接口采用全雙工SPI串行總線接口,不僅占用STM32引腳較少,而且傳輸速度較快.3軟件程序設計
3.1主程序設計
主程序設計包括考勤機部分和主機部分.考勤機部分只負責對學生考勤,因而只需根據主機發送的命令來判斷是否需要考勤,并將考勤情況反饋給主機,而不需進行考勤信息管理,程序流程如圖1所示.主機部分與考勤機的功能不同,主機主要是由用戶操作,添加課程有關信息,并根據添加的課程信息來進行智能考勤管理[5].其程序流程如圖2所示.由圖1可見,考勤機經過LCD、ZigBee、RFID、指紋識別、存儲器等模塊及文件系統初始化后即可進入主循環檢測.先是檢測有無接收到命令,若接收命令并執行后LCD顯示內容修改,則刷新標志位置1,再判斷是否將要上課,若有課,則根據設置的考勤模式(RFID或指紋識別)來檢測是否有學生來簽到,若有學生,則把情況反饋給主機,最后再由LCD刷新標志位來判斷是否需要刷新LCD顯示.由圖2可知,主機先是初始化,進入初始啟動界面,再讀取課程信息,若有課,則不斷接收并處理考勤機發送的考勤信息,然后檢測用戶是否登陸,若登陸,則根據用戶權限可執行不同的考勤管理功能.無論用戶是否登陸,主機都會實時檢測當前課程進行情況并接收和處理考勤信息.若是管理員,則可執行添加學生、教師、課程信息,也可錄入學生、教師、管理員IC卡和指紋信息;若是教師,則可查看教師相關課程考勤記錄信息,也可設置上課考勤模式及考勤機的開關;若是學生,則可查看學生相關課程考勤記錄信息.此外,還提供教室課程表等功能.
3.2子程序設計
子程序設計分別包括:RFID讀寫子程序、指紋識別子程序、無線數據接收子程序、文件系統讀寫程序等.3.2.1RFID讀寫子程序RFID讀寫器與IC卡的通訊流程.當檢測到有卡片靠近讀寫器時,先是進入復位應答,確定該卡片的類型,再通過防沖突機制從多張射頻卡中選出一張卡片進行操作,此卡片會返回被選卡片的序號,而其他未選中卡片則等待下一次的操作,然后選擇該卡片序列號,進行3次某扇區的密碼驗證后即可對該扇區的塊地址0-2進行16字節的讀、寫、加值、減值等操作,操作結束后可中止該卡片的操作,繼續操作下一張卡片.3.2.2指紋識別子程序指紋經獲取圖像并提取512KB特征模板后即可存于AS608的FLASH中,而此后若要驗證指紋是否匹配,只需提取當前用戶指紋特征,并搜索之前錄入的指紋庫信息(需設置搜索的起始和結束地址),進行匹配,返回搜索結果,即指紋庫中搜索到的相似度高的特征模板地址.3.2.3無線數據接收子程序無線通信數據收發是通過串口來實現的,接收數據可以采用串口中斷程序,減少CPU占用率,而且STM32中斷響應速度很快,可以迅速保護(恢復)現場,并進入(退出)中斷程序,特別是在接收大量數據時效果更為明顯.本設計接收程序開辟了一個接收數據緩沖區,并利用“\r\n”來判別單次接收是否結束,結束后給出接收完成標志,在未處理標志前不會再次接收數據,可以減少接收數據出錯率.3.2.4文件系統讀寫子程序本設計文件系統選用FATFS,該系統小巧、高效,專為小型嵌入式系統而設計,經簡單修改后可移植到51、PIC、AVR、ARM等各種單片機上,且與PC文件系統格式兼容,通過PC可清晰查看FATFS創建文件和寫入數據,便于調試.
4總結
利用RFID和指紋識別技術,基于STM32主控芯片對雙??记诠芾硐到y進行了具體的設計.該系統具有考勤管理、人員錄入、學生管理、教師管理、課程錄入、課表查詢等主要功能,既可采用RFID實現快速考勤,提高考勤效率,又可采用指紋考勤進行抽檢,保證考勤質量.該系統的使用將會減少教師考勤所耗費的時間與精力,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趙躍新.基于RFID技術的考勤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D].南昌:南昌大學,2007.
[2]邊紅麗.非接觸IC卡技術及應用漫談[J].世界產品與技術,2000(9):26-28.
[3]薛亞許,陳金玉.學校指紋考勤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微型機與應用,2011(1):83-84.
[4]段少雄,田捷,李恒華.高校指紋考勤系統的研究與設計[J].計算機工程,2003(6):37-41.
[5]陳蕾.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45-46.
作者:陳華寶 周凱杰 蔣勁 單位:淮陰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