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智能自動化技術在機械設計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世界的進步與發展,科技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幾十年前,機械自動化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也改變了依靠人力的生產模式,給機械生產產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智能化技術在機械工程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使得機械生產越來越向高效、高產、高質量、低成本的方向靠近,給機械生產帶來了新的生命力——例如并聯機器人AdeptQuattro的應用。本文以并聯機器人AdeptQuattro為例,淺析智能化技術在機械生產中的應用現狀,及其帶來的改變及影響。
1并聯機器人簡述
并聯機構是指通過兩個以上的獨立運動鏈將動平臺與定平臺相連接,機構的自由度大于等于2,用并聯方式驅動的一種閉環結構。其最早出現于20世紀30年代左右,當時其是一種基于球面的并聯機構娛樂裝置,隨著發展逐漸被應用于飛行模擬器、汽車噴涂等。一個固定基座、兩條以上能獨立動作的運動鏈和具有n自由度(n=2、3、4、5、6)的末端執行器組成了并聯機構。與串聯機構相比,并聯機構剛度更大,結構也比較穩定,承載能力大而又運動負荷小,但因其工作空間較小,負載能力有限,機構復雜導致其應用受限,但應用仍舊十分廣泛,例如Stewart、Delta等。1978年,澳大利亞著名機構學教授提出將并聯機構用于機器人手臂。并聯機器人AdeptQuattro被稱為是世界上運行速度最快的機器人,運用高級算法進行控制,擁有靈活的機械臂,其所占空間極小,可以在大的工作范圍內(工作半徑可達650mm和800mm)進行工作,能夠在高速工作下保持平穩的工作狀態。因此,AdeptQuattro機器人在裝配、加工、包裝和其他制造中的應用非常廣泛。這種機器人不僅提高了空間利用率,其高速的運行方式也減少了周期時間,能夠以180個/分鐘的速度從運送的傳送帶上夾取零部件,性能高達普通機器人的兩倍。第一代機器人delta——被譽為“最成功的并聯機器人”,在1990年就在世界各國申請專利并被廣泛應用在裝配、自動化和醫療設備領域中。隨著人類對機器人不斷的深入研究,并聯機器人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其結構緊湊、承載能力較強、精度較高且無累計誤差,又不需占用很大的工作空間,由于運動的部分重量很輕,只要固定在平臺或接臺的位置,運行起來就可以達到很高的速度。如被用于飛行模擬器的運動模擬器,是目前各類飛行員必備的訓練工具,及在工業中應用越來越廣泛的工業機器人、醫療中的醫療機器人等等。并聯機器人AdeptQuattro只是智能自動化技術應用在機械行業領域的冰山一角,正是因為這些智能自動化技術越來越成熟也越來越多的被應用,使得機械生產越來越高效。
2機械自動化的發展
機械自動化是指以機械方式實現機器或裝置在無人為干預的情況下,可以按照預先設定的程序或指令運行或操作的過程,而且是最早出現的自動化控制系統。
2.1機械自動化的發展歷程
據《墨子》記載,春秋戰國時期魯班制造出的木鳥,能通過風力飛上天空且三天不降落,這便是我國最早出現的自動化裝置。在近代西方工業革命時期,瓦特在蒸汽機中使用的離心式調速器,運用了多個機械自動控制系統,從此機械自動化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870年美國發明的自動螺絲生產機器,采用純機械控制是典型的單機自動化系統,隨著流水作業的自動加工線和汽車發動機氣缸自動線的產生,自動化技術開始由單機向更高級別的自動化系統轉變;直至1965年,計算機數控機床的出現,為制造自動化系統奠定了新的基礎,一直到現在,數控技術幾乎是經濟型實現小批量生產的唯一技術??v觀機械自動化的歷史進程,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是21世紀的制造業新模式的主要發展目標。
2.2機械自動化的現狀
“自動化”是工業領域企業中常提到的一個詞,企業都希望通過自動化來提高生產率,減少成本,使各種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從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我國許多企業都采用了自動化技術。但與國外相比,仍然存在差距。(1)生產水平方面。21世紀以來,我國制造業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取得了很大進步,但由于我國核心技術缺乏,自主產品較少,很多關鍵零件或機器都來自國外自動化水平比較高的國家,如美國、德國,因此我國在技術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2)制造方面。我國制造業晚了發達國家約幾年的時間,至上世紀70年代左右,我國制造業才開始慢慢向機械自動化轉型。由于技術水平的限制,當時并沒有使工作效率有很大提高。而現在盡管自動化已經在我國很普及,但在一個工業的生產流程中,依靠更多的還是人力。(3)管理方面。工業發達國家重視管理體制,多采用計算機進行管理。我國不少企業采用計算機輔助管理,但仍有企業通過“經驗模式”進行管理,并且缺乏創新型人才,導致核心技術的研發更多依靠的是國外技術。
2.3機械自動化帶來的影響
機械自動化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及改變。(1)生產條件的改善。機械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是通過機械代替部分人力工作,大大減輕了工人的工作量和勞動強度,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而機械自動化的應用使得工業操作更為安全,一些高危的操作以前需要通過人力來完成,現在可以通過操作機器或設備達到目的。例如在煤礦生產方面,對煤礦的開采、挖掘、運輸等,如果僅僅依靠人力開采、運輸,這不僅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由于煤礦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經常會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現在,通過機械自動化設備事先設定好程序,電牽引采煤機就能自動進行采煤作業。(2)控制成本,達到高效率,高質量。機械自動化設備一般耗能較低,能源利用率卻很高,與傳統的手工作業相比,節約了資源的同時就能使成本相對的減少。另一方面其生產效率高,可以批量生產,使原料、成本得到最大利用。(3)設備的調整、維修更加方便。在不同的生產類型中,機械自動化設備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進行安裝調試,只需設備匹配,而不需要改變硬件的條件下就可以安裝使用。在安全性上,機械自動化設備可以在工作過程中對故障進行自我監控及檢查,進而使工作人員能及時發現故障及時解決。
3智能自動化技術在機械中的應用
機械自動化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生產水平。近年來,智能自動化技術逐漸在機械領域被應用,智能化的機械相比于機械自動化,具有更高的生產效率,達到高質高量的效果,使其在機械領域逐漸成為一種趨勢。
3.1智能自動化的特點
智能自動化技術源于機械自動化,是由傳統的機械自動化技術與智能化技術相融合而成。機械自動化盡管已經高度自動化,但其操作仍然離不開人力,消耗量較大。例如設備需要人為控制,而智能化技術出現后,使得機械生產過程中更多的是依靠器械來完成。在智能自動化機械工程的生產中,其生產效率高,產品品質高,交互性也比較明顯。智能化的機械生產,例如并聯機器人AdeptQuattro的應用,在生產過程中不需要人力太多干預,通過特定的系統,就可以對整個操作過程的數據進行收集、并整合歸納,最后進行分析、處理,這樣大大減少了對人力的需求。在醫藥企業的生產線上對輸液袋進行裝箱,生產線一般速度較快,而輸液袋又是軟的,導致非常不利于機器人抓取。但現在一臺并聯機器人可以代替一個班次,一分鐘裝箱可達180袋。綜上來看,智能化自動化技術逐漸取代機械自動化技術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3.2智能化技術在機械自動化的應用
(1)機械生產設備逐漸智能化。在機械生產中,自動化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重。而自動化生產的主要模式就是流水線操作,這樣相比于人工操作,機械操作降低了人力成本,也減少了人為不穩定因素帶來的影響。另外,機械操作不僅速度比較穩定,同時產品質量也相對較高,更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次品率。例如在醫療、電子產品、食品等的生產流水線上,因并聯機器人抓取精準、轉動靈活、反應迅速,被廣泛應用在最后的整理裝箱環節,甚至可以將巧克力拼成花的形狀裝進盒子。(2)機械生產的管理智能化。機械生產的過程中,采用智能化的管理系統,可以邊生產的同時邊采集生產數據進而分析。如果生產過程中產生偏差,可以及時進行調整,在提高容錯率的同時提升了生產線的效率。應用智能化的生產管理,進行智能化關聯系統,能及時將生產、銷售及反饋的數據整合,起到網絡共享的作用。各項信息其及時性、準確性的保證,可以避免很多問題。以往的管理模式,更多的是依靠人力,而調研、設計、生產這些環節中如果有一個消息滯后,都可能為企業帶來無法預料的后果。(3)機械產品智能化。隨著智能化技術在機械工程中的應用,使得機械產品智能化也成為現實。并聯機器人AdeptQuattro在工作過程中,不需要人為去指示下一步該做什么,它自己可以快速而準確的完成它的本職工作;特斯拉跑車的生產工廠中運用的幾乎是全自動設備,一臺設備可以完成幾種動作而不沖突,有序進行;現在的智能汽車,已經可以在完全無駕駛員的情況下啟動、停車。一系列的智能化技術在工業、生活中的應用,使機械產品更加人性化、個性化,同時也為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
4結語
智能化的機械工程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為生活及生產都帶來很大便利。而智能化與自動化技術的結合,相輔相成,為人類帶來更多的效益。
參考文獻:
[1]王平.機械自動化在機械制造中的應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
[2]任紅.機械自動化在機械制造中的應用[J].科技傳播,2012.
[3]隋小棠.關于加工智能化發展趨勢的探討[J].黑龍江科技,2014.
[4]朱劍英.機械工程智能化的發展趨勢研究[J].航空制造技術,2014.
作者:林卓成 單位: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南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