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生社會化媒體傳播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建立良好的校園互聯網氛圍、推動校園自媒體傳播
如今,高校內自媒體發展如火如荼,學校不僅會有官方微信號,一些學生組織同樣也有自己的微信號用來推送消息。與企業的微信公眾號有所不同,大學城咨詢平臺以及我們的公眾號都有明確的對象,即大學城的師生,我們會針對廣大師生推送他們最需要的信息。校園網絡信息平臺既然明確了對象,那就可以進行廣泛的線下活動,組織企業家校園行和學生企業行活動。這樣零距離的線下接觸可以使平臺更好的被企業和學生接受。線下活動與線上的信息推送雙管齊下,推動大學城資訊平臺在各高校間的影響力與知名度。
2建設實施
2.1明確服務對象隨著網絡科技和新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及普及,據調查移動互聯網查詢已經成為獲取校園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而網絡逐漸成為一種移動互聯網信息傳播媒介和交互的便捷端口,給各大高校大學生的專業學習、校園生活和社交實踐等均帶來深刻的影響。大學城校園資訊平臺就是在互聯網信息傳播發展普及的技術上建立的,服務的不僅僅是廣大在校學生,讓莘莘學子獲得各自所需的校園一手信息豐富自己的校園生活,同時,資訊平臺也為高校各大學生組織和服務機構搭建了信息傳遞的穩定橋梁,幫助組織和機構及時宣傳校園活動,并運用平臺的留言評論系統為活動效果反饋提供渠道。使兩者間有效互動,滿足各自需求。
2.2建設便捷的信息平臺信息平臺的建設是在高效便捷的互聯網和多種多樣的新媒體盛行的現狀下順勢而生的,通過制作專門資訊平臺的網站論壇,微信公眾訂閱號等方式,建設信息平臺的媒體實體,及時更新放送資訊。為了使校園信息平臺更加人性化、為學生群里提供更便捷的服務,系統增加了微信公眾號訂閱功能。每個手機用戶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無論是電腦和手機只要關注我們的網站和訂閱號,就可以接受推送選擇信息。校園信息平臺是連接用戶與數字化校園的接口,既可以為用戶提供權限范圍內的功能服務與個性化需求。同時校園信息平臺也實現了移動客戶端與校園信息的聯通。
2.3穩定信息渠道豐富信息資源開放靈活的校園服務平臺是校園信息化建設的關鍵,其難點是校園信息數據的描述、組織和共享。通過前期的大量的問卷調查及數據統計,我們已經大致了解到學生群體的需求,我們將重點提供有關社團活動,各校晚會,學校慶典,校園招聘會,名師講座,志愿者招募等各類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不斷與時俱進,對信息資源進行豐富和補充。至于信息的來源部分,建立穩定的渠道來源是十分必要的。在探討面向對象空間數據模型的基礎上提出了面向對象校園信息的組織方法、過程,以及服務平臺設計方法,重點研究了基于對象的校園信息組織管理模式與校園信息平臺設計框架,實現了集"人員"、"資產設備"、"地理空間信息"資源管理一體化的校園信息服務平臺信息。平臺是以設立專員每月初與各大學校組織或其他教育機構聯系的方式,提前掌握活動動態,保證信息的準確有效。
2.4加大宣傳力度首先,為加大資訊平臺在學生中的影響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開設校園宣講會,在校內開設攤位,現場教各位同學如何關注資訊平臺及服務理念。除此之外,通過各校的學生組織輔助宣傳,在學校組織的網絡主頁大學城資訊平臺的相關消息,吸引大家的注意,以及與大學城周邊的教育機構合作,幫助刊登活動,不斷加大使用人數推而廣之。
2.5注重時效與創新信息的價值在于時效性,平臺的及時更新與維護是至關重要的。當周的所有活動都會盡早展現在信息平臺的網站中,呈現精彩預告。當月的活動都會在年歷表中一目了然,所以,無論是當下,過去與將來都可以一手掌握。也可按照所在的學校,點擊校名便可了解該?;顒拥淖钚聞討B。目前國內高校的門戶網站與受眾進行的互動較為有限,傳播效率也因此受到限制,而信息平臺的建設和設計就可以與使用者和受眾進行更多的互動,網站本身也提供了關鍵字檢索、討論區設置等多樣的互動功能,另外信息資訊平臺還可以依據使用者個人條件的設定,為受眾提供量身訂制的個人化新聞。同時,信息平臺的另一特色就是與關注者的互動,點贊、點評、上傳活動照片等功能一應俱全。還能根據活動的人氣值顯示活動排行榜,加強信息平臺的活躍氛圍,促進各校間的友好競爭。
3結論
如同騰訊微信的標語一般——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隨著無線通信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的通信系統更新換代,各種新媒體和社會文化媒體不僅僅只是信息的載體在運作,它更是一種生活選擇、生活方式推動著人們的前進。隨著社會文化媒體的更新換代同社會化媒體傳播方式的進步,個人再也不只作為各企業組織的信息接受者,其自身也能借由公共的信息平臺成為信息的者。從原先的個人網站、微博、論壇到現今大熱的APP軟件和微信公眾平臺等形式,僅僅是一般的用戶便能各種資訊、信息甚至是營銷獲利,其龐大的用戶基礎、跨平臺無障礙的溝通可行性、零資費的平臺利用可能性更是大大加快了社會化媒體營銷的發展。資訊傳播和社交媒體營銷往往具有針對性,有明確的受眾對象,尤其是借由地理位置來劃分信息的接受者,這一方式越發被個人用戶所接受。就如同一個社區一般,有了區域的限制,一個軟件或是平臺的資訊便能更快地傳播,更快地收到反饋。如果當這一社區內的所有對象需求偏好相同時,其可行性會大幅上升,更便于自身信息的傳播及營銷。我們在此處稱為專屬的粉絲群,作為運用在大學城中的信息的APP,我們的受眾群體一開始便很明確——松江大學城內的各校學生。有清楚的區域針對性也有固定的粉絲群,這樣便能區分于其他軟件平臺的受眾人群。對于大學生這樣一個個人信息用戶的新群體來說,更有利于操作和推廣。
普通用戶對于平臺利用的可能和區域信息資源的需求使得大學生自身在大學城內創建一個信息交流平臺變為可能。作為微信公眾號這樣一個平臺,雖然他簡化了信息收集和的技術層面問題,但對于大學生這類個體用戶還缺乏了相對技術的掌握——平臺功能的單一。只是一味的推送,當然其中也包含了原本個體用戶平臺本身的限制,但是負責此類技術的專員仍很重要,他不同于信息推送的情報處理人員,需要開發新的功能來增加此類APP或信息平臺的使用的靈活性及便利。在有了確實的需求(已假設受眾群體對信息有需求的情況下)和交流平臺的功能完成后,信息的選擇和提供便是重點著眼的對象?;ヂ摼W平臺利用的簡易化使得同類資訊泛濫,大量的廣告充斥其中,相似的信息平臺數不勝數。例如不能將一個區域內的衣食住行學的信息一股腦地,多樣化在信息泛濫的現今已不再具有顯著的優勢,對于學生組織創建資訊平臺而言更需要針對性和個性化來與其他互聯網媒體進行區分。如何在其中脫穎而出便是需要重點探討的問題。信息資訊的時效性、真實性、稀缺性、實用性等等都影響著用戶對平臺的選擇。此處便牽涉到了獲取信息渠道的來源、處理情報的方式以及最后成文的形式及可看性,需要在每個環節都需要派遣專員負責接軌:資訊收集者和各個文章的編輯人員都決定了成敗。這是最為繁瑣、沉悶的環節但是緊緊維系著粉絲群的數量。其中還會牽涉到與實際執行規模掛鉤的人員招收派遣和工資問題,對于大學生這一新興全體也著實是個擾人的困難。
其次在個性化而言,一味的信息及推送的形式過于單一乏味,每個平臺的建立需要有其各自的特點,這之中包含了上文提到的技術性的支持,還包含了很多細節處理無論是用戶看到界面也好、還是在每項活動后的一個反饋也罷,信息的傳遞不僅僅是單向的輸送更要有用戶的交流與反饋。而其中的反饋形式也不該只是界面右下角的建議和意見。像是設立專題活動或是大型晚會結束后的后續報道這種常見的與粉絲群建立交流的方法也需要創新,而創新后的形式便是平臺個性化的體現。大學城內資訊平臺的建立已不是一個新領域,各樣的訊息平臺也已逐漸建立,但其仍有很大的發展和精進的空間。
作者:李博顏吳初陽樂艷單位:上海對外經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