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唇腭裂患者支持服務的社會心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社會工作視角
當前,我國關于社會工作介入唇腭裂患者及其家屬的文獻并不多見。學者石冰和鄭謙認為,從社會工作的視角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并提出主要的干預形式包括:在病區開展以健康教育為主的心理支持小組活動,開展社工參與下的患者康復活動。通過開展社會心理支持小組,讓唇腭裂患者及其家屬得到心理上的慰藉與壓力的釋放,從而達到其身、心、社三方面朝著良性方面的健康發展。
2具體服務方案
結合本次小組活動的目標,我們設計了具體的服務計劃,由于本次的服務尚未全部完成,現主要介紹我們已經完成的三次服務方案。第一次服務活動“讓我了解你”,主要是為了我們社會工作者與唇腭裂患者及其家屬有個初步的了解。鼓勵唇腭裂患者參與我們的小組活動,了解我們的服務性質。社會工作者對服務對象也能有個初步的認識,不斷改進我們的服務內容與方式,以應對不同患者的不同情況。第二次服務活動“心靈手巧”,主要是邀請醫院的護士為我們講解術后護理的知識,增強家屬照顧患兒的科學性。工作人員與唇腭裂患兒一起進行手工的制作,發掘孩子身上潛在的能力,開發孩子的動手能力,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要求患兒將制作的手工藝品送給家屬,并且要告訴她們“你們辛苦了,謝謝你們,我愛你們。”第三次服務活動“釋放壓力、輕松快樂”,主要是通過一個簡單的心理測試,看看患者的家屬身上是否存在較大的壓力,告知患者與家屬如何處理自身的壓力,可以向我們社會工作者傾訴自己的難處,或者我們與組員分享,大家一起鼓勵與支持組員。最后,我們在心愿便利貼上,寫下我們此時此刻最想說的一句話,表達我們的希望與愿景。
3效果評估
每次活動結束后,社工要對該次活動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估,為活動方案的改進提供依據。“對于唇腭裂患者的服務,我們盡量采取小組工作的方法,因為他們的同質性還是比較強的,大家存在共同的問題需要社工的支持與幫助。但是針對個別患者或家屬的特殊情況,我們還是會采用個案工作的方法,深入發掘案主的能力,采用個別化的方式為患者提供滿意的服務,紓解內心的壓力與悲傷。”———社工MJ“通過參與這三次的服務活動,作為社工,我收獲了很多,但是我也發現自身還是存在諸多問題。由于每次的服務對象的變化,需要做全方位的準備,每次小組活動的開始還是有些緊張,內心不知道患者的想法或者是否認同自己的服務理念,自己每次都要考慮到方方面面,希望我們每次的服務能夠真正給患者帶來一絲的寬慰。”———社工DX
4總結與反思
在服務中,社工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采取了各種不同的游戲方案,按照互動游戲—分享游戲—分享心路歷程的環節,讓服務對象在活動中釋放自己的眼里,起到了很好的情緒宣泄作用。讓案主分享自己在面對疾病以及患者家屬在多年來面對疾病的困擾的時候,是如何堅強的面對,通過彼此的分享來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通過活動,使患者和家屬增強了信心,看到社會對他們的支持和關愛,我們發掘到患者及家屬的堅強,他們能夠勇敢的面對疾病的勇氣。
作者:馬婕單位:沈陽師范大學社會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