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行政單位財務內控制度問題與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從2012年財政部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到2017年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管理制度(試行)》,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建設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著財務內控意識薄弱、財務內控制度不健全、財務內部控制執行不嚴格等諸多問題,進一步完善和加強單位財務內控制度建設已經日益重要。文章介紹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的相關理論,分析當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
一、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相關理論
(一)內部控制的概念內部控制是指在一定的環境下,企事業單位為了實現控制目標,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范和管控的內部管理活動。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是提高單位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核心組成部分,對單位財務風險的防范和控制,是保證單位財務活動合法合規、資產安全完整、財務信息真實完整、預防貪污腐敗的重要保障。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首先,提高單位財務管理水平。財務內部控制是提升單位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財務內控制度,能規范單位預算經費收支、維護資產安全完整、確保會計信息真實完整。其次,防范單位財務風險。風險控制是內部控制常用措施之一,通過定期對單位財務活動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分析可能存在的各種風險,采取相應措施,能有效地對潛在財務風險進行防范和控制。再次,預防貪污腐敗。在完善合理的財務內控制度管理下,通過不相容職權崗位相互分離制約,能夠實現制度管人、制度管錢、有效預防貪污腐敗問題的發生。
二、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財務內控管理意識薄弱單位領導和職工往往只重視單位職能的發揮和業務水平的提高,沒有意識到單位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能促進單位有效運行和職能有效發揮,不重視財務內控制度建設,沒有財務風險防范意識,有些職工甚至對財務內控制度不理解,認為領導都簽字同意的事情,為什么到了財務部門就不行了。因此,內控制度執行難度大,許多制度往往只是印在紙上,掛在墻上,并沒有做到嚴格有效地執行。
(二)財務人員素質不高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由會計中心集中核算退回到單位自行核算,很多單位會計人員年齡結構老化,以前單位報賬員也多半是兼職兼崗,沒有會計從業資格證半路出家的。在這種情況下單位自行核算,單位會計管理能力及會計核算能力都比較弱。財務人員是財務內控制度的核心人員,是財務內控制度的制定者和執行者,財務人員職業道德素質和業務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單位財務內控管理水平。由于財務人員不熟悉相關財經制度、法規、會計業務水平低,就不能有效地對單位的財務活動進行管理,對各種財務風險進行防范。
(三)財務內控制度不健全首先,預算管理基礎薄弱。有些單位沒有健全的預算編制、預算收支及預算執行方面的管理制度,對預算活動全過程、全方位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其次,資產管理內控制度不健全。“重資金,輕資產”觀念仍然存在,單位的財務內控制度僅限于資金管理方面,如現金管理制度,印鑒分管制度,出納、會計崗位分離等,但對資產的配置、采購、領用分發、使用和處置等方面沒有相關的控制制度,沒有往來款項定期清理制度和單位資產清查制度。再次,會計監督職能不完善。由于受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素養和業務水平影響,或是受單位領導的干涉,會計人員不能夠嚴格按照財經制度法規審核單位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完整性,且行政事業單位普遍沒有設立內審機構,且許多單位票據審核、憑證制單、憑證審核、憑證記賬和財務報表編制都是同一人完成,缺乏有效的會計核算檢查和監督制度,不能及時發現會計核算中的錯誤問題和違規、違法行為,導致會計信息失真。最后,機構崗位設置不健全。行政事業單位由于受人員和機構設置的限制,單位財務活動決策、執行和監督機構設置不全,崗位分工不明確,崗位職責不清,不相容崗位沒有實現相互分離、相互制衡,對重要崗位沒有設置定期輪崗制度。
(四)財務內控制度缺乏適用性財務內控制度不合理,導致財務內控制度可操作性大打折扣。有些單位在制定財務內控制度時,不從單位實際情況出發,生搬硬套,完全照搬其他單位的制度,或者制定得太過理想化,根本無法實施。當單位運行情況發生變化或國家對相關會計制度法規進行調整時,不及時調整更新單位財務內控制度,導致有些內控環節失效。
(五)財務內控缺乏有效的監督和評價首先,由于對單位財務內控制度執行情況缺乏有效監督,執行不執行一個樣,相關部門和職工遵照執行內控制度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就會降低,導致財務內控制度的執行效率低。其次,對單位財務內控制度執行效果缺乏有效評價,就不能及時發現財務內控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完善,就不能保證財務內控制度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的改進建議
(一)強化單位財務內控制度管理意識首先,組織單位領導和職工觀看一些關于單位財務經濟犯罪的宣傳紀錄片和學習財務風險內控的成功案例,使單位領導和職工意識到單位財務內控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宣傳財務風險防控意識,使財務人員能清楚自己所處崗位都有什么風險,需要采取什么措施積極應對。最后,全單位組織學習單位財務內控制度,使單位各部門、各科室人員能熟悉財務內控相關制度,并在工作中自覺遵照執行。
(二)提高財務人員專業水平和財務管理水平首先,定期組織單位財務人員認真學習財經法規、制度,使其充分領會制度精神,財務人員只有學法、懂法,才能很好地用法,才能將制度精神落實到財務工作中去,規范財務經濟活動。其次,重視財務人員職業道德水平和專業技能的培養。不論部門大會小會,一定要強調職業道德水平對一個財務工作者的重要性,使財務人員從思想意識上重視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水平;定期讓財務人員參加專業技能培訓;當國家會計政策發生變化時,還應對財務人員進行相關方面的業務培訓,使會計人員的會計處理與財務管理方向與國家會計政策一致;鼓勵財務人員積極參與會計職稱等相關考試,通過自學方式提高自身專業技術水平和財務管理水平。再次,加強對財務人員專業水平和財務管理水平的考核,一方面,根據考核結果對財務人員進行獎勵與懲罰,考核通過的給予獎勵,考核不合格的給予懲罰,提高財務人員學習財務知識的自覺性;另一方面,能夠及時發現財務人員不足之處,以便針對個人素質的差異性對財務人員進行專門指導和培訓。
(三)完善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制度首先,建立健全預算編制、執行與評價等預算內部管理制度。動員單位各部門參與預算編制,采用零基預算法,按照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統籌兼顧、保證重點的原則,細化預算支出項目;監控預算執行,強化預算執行剛性,有預算就支出,沒預算不支出,嚴格按照預算明細用途使用,確保專款專用;評價預算資金使用效果,建立財政資金使用問責機制,對達不到預期目標,造成財政資金損失或使用效率低下的,要分析原因,追究相關責任人。其次,對資產實行分類管理,建立健全資產內部管理制度,確保資產安全完整。1.貨幣資金管理,加強對出納的監督和管理,要嚴格執行單位現金管理制度、銀行印鑒分管制度,會計、出納不相容崗位要合格分離;2.固定資產管理,明確資產管理部門,指定專人管理資產,建立資產配置要預算,資產采購要依法,資產入庫要驗收,資產領用要登記,資產使用要合理,資產處置報批,資產收益要上繳,資產數據要清查的管理體系。3.對單位往來款項要及時催繳,定期清理,對無法收回的呆賬、壞賬,要計提壞賬準備。再次,強化會計監督職能。應明確單位負責人會計責任主體地位,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為會計人員行使會計監督職能提供了保障。通過加強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素養和業務能力的培養,會計人員要嚴格按照財經制度法規審核經濟業務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完整性,防止虛開發票套取財政資金、延期報銷、違規發放津補貼和超標準報銷接待費、差旅費等問題。嚴厲制裁會計違法行為,促進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建設。建立單位內審機構,加強內部會計監督,同時強化外部監督,接受財政、審計或中介結構檢查,彌補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存在的不足。最后,實行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度。合理設置財務內部控制關鍵崗位,明確劃分職責權限,實施相應的分離措施,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工作機制。會計工作崗位可以一人一崗、一人多崗或者一崗多人,但應當符合內部牽制制度的要求,出納人員不得兼管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費用、債權債務帳目的登記工作;財政票據管理者和使用者要分離;固定資產管理者和記賬者要分離;銀行印鑒要分管等。
(四)完善對財務內控制度的監督與評價一方面,把單位財務內控的監督職能從會計核算中分離出來,設立專門的獨立機構,對單位的財務活動進行日常監督與專項監督,同時,也要加強財政、審計部門等的外部監督,檢查財務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管理漏洞和薄弱環節;另一方面,單位應從自身客觀實際情況出發,對本單位財務內控制度的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和適用性進行自我評價,對照檢查,查找出在預算控制、財產保護控制、會計控制和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方面存在的問題,并一一進行整改落實,完善單位財務內控制度,提高單位財務內控制度執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姚會平.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改革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28).
[2]華淑英.對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12).
作者:謝振艷 單位:安順市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