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層水利體制監管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漳河新區,屈家嶺管理區,高新區,市直有關部門:
開展鄉鎮綜合配套改革以來,在農村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市基層水利所面臨的管理體制不順、投入嚴重不足、人才嚴重短缺等問題日益突出,大量的農田水利工程無人管理、設施損毀老化、效益嚴重衰減,制約了水利工程功能的發揮,影響了農業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和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必須進一步加以改革和完善。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和省編辦、省水利廳《關于健全和完善基層水利管理服務體系的意見》精神,進一步健全完善基層水利管理服務體系,提高基層水利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經市政府同意,結合我市基層水利工作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目標
健全和完善基層水利管理服務體系要著眼于新農村建設和水利改革發展需要,力爭用2-3年時間,建立起以鄉鎮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為主導、基層水利管理站為基礎、村級水管員為支撐、農民用水戶組織為補充,職能明確、布局合理、隊伍精干、服務到位的基層水利管理服務體系。
二、主要任務
(一)健全機構。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以鄉鎮為單位設置鄉鎮水務管理站,與鄉鎮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合署辦公,為縣(市、區)水務局所屬事業單位,日常業務工作由縣(市、區)水務局與鄉鎮政府共同管理。
鑒于屈家嶺管理區的特殊地情,可將水務管理機構從現有的農水局中獨立出來,成立相應的水務管理機構,以適應中國農谷建設需要。漳河新區及高新區可視情況設立相應的水務管理機構。
(二)明確職能。鄉鎮水務管理站的主要職責是:參與組織協調轄區范圍內的防汛、抗旱、灌溉、排澇工作,并提供技術指導服務;負責農村基層水資源的管理和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工作;承擔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小型水利工程設施的管理和維護、鄉鎮水土保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管理有關工作;組織協調村級水管員和農民用水組織開展工作;協調基層水事矛盾糾紛等。
(三)人員編制。按照鄉鎮國土面積、人口、水田數量、水利設施數量等情況,以縣(市、區)為單位,在不突破鄉鎮水利服務“以錢養事”現有崗位數的前提下,核定事業編制2—4人。鄉鎮水務管理站實行崗位管理和全員聘用制度,職工競爭上崗。人員的來源主要從現水利公益性服務在崗人員中通過考試擇優聘用,不足部分可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對長期從事基層水利工作且目前仍在基層水利服務工作崗位上的人員,在其參加競聘時可適當放寬年齡。
(四)保障經費。鄉鎮水務管理站人員經費和工作經費全額納入縣(市、區)級財政預算,切實保證水利管理站人員的工資收入、社會保障等各項待遇及工作經費,包括辦公場所修建,必需的儀器、設備、工具配置等。縣(市、區)水務局要從水費和其他水利規費收入中安排部分經費,專項用于水務管理站建設。
三、工作步驟
(一)調查摸底(2月底——4月30日)。
組建調研組到各縣(市、區)調查摸底,摸清現狀,理清思路,加強宣傳。
(二)組織實施(5月5日——5月20日)。
各縣(市、區)水務部門會同同級編制、人社、財政等部門,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報同級人民政府審批后,組織實施。
(三)檢查驗收(5月20日——5月30日)。
市政府組織檢查驗收小組對各地實施情況進行檢查驗收。
四、保障措施
成立以市政府分管副市長為組長,市編辦、市水務局主要負責同志為副組長,各縣(市、區)黨委、政府分管領導,市財政、人社、督查等部門分管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健全和完善基層水利管理服務體系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要高度重視基層水利管理服務體系建設。縣(市、區)黨委和政府是健全和完善基層水利管理服務體系建設的責任主體,要成立領導小組,明確部門職責和任務分工。市、縣兩級編辦、財政、人社、水務等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
市政府政務督查室、市編辦、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水務局要組成督查組進行督導檢查及驗收,確保在2012年5月底前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