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頻電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體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結腸息肉高頻電切除術圍手術期的護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對行內鏡下高頻電切術治療的325例(共813枚)結腸息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203例(96.9%)順利完成息肉切除治療。9例(2.8%)出現術后出血(其中1例發生失血性休克),經積極止血、補液治療,出血均很快停止;1例(0.3%)發生穿孔,再次進鏡對穿孔部位進行鈦夾縫合處理,穿孔愈合,未發生轉外科手術及死亡等情況。結論優質的護理和醫護配合可減少嚴重并發癥的發生,有效保證息肉高頻電切除術取得成功。
【關鍵詞】結腸息肉;高頻電切術;護理
消化道息肉是臨床常見疾病,以結腸息肉最為常見。高頻電切除術是目前治療結腸息肉最常用也是最理想的方法,既能切除息肉,同時又能止血,避免了開腹手術治療,安全性高、痛苦小、適用范圍廣。但是,如果術前患者情緒過于緊張,腸道準備不充分,清潔度差,或醫護配合不熟練,將影響術中對病變的觀察,加大息肉切除難度,增加手術并發癥的風險;術后疏于對患者的管理和病情的觀察,不能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將會貽誤對并發癥的處理時機。本文對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近5a來行內鏡下高頻電切除術治療的325例(813枚)結腸息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術前準備、術中醫護配合及術后觀察護理的重要性加以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行內鏡下高頻電切除術治療的325例(813枚)結腸息肉患者。其中男213例,女112例;年齡為31~86歲;腹痛64例,便血19例,無癥狀及健康體檢時發現者242例。息肉處理方法:電子結腸鏡循腔進鏡,對于小的或扁平息肉,用活檢鉗鉗除或圈套器尖端部灼除;對于隆起型或帶蒂息肉,用圈套器摘除;對于較大息肉,可分次摘除。息肉分布:直腸240枚,乙狀結腸83枚,降結腸106枚,橫結腸162枚,升結腸159枚,回盲部63枚。病理分型:炎性息肉452枚,腺瘤性息肉316枚,絨毛狀腺瘤45枚。
1.2護理方法
1.2.1術前護理干預
1.2.1.1心理干預
耐心向患者說明手術的必要性及安全性、操作人員的資質及技術熟練程度,講解操作過程,讓患者了解術中、術后可能出現的情況及應對措施,消除患者顧慮及緊張情緒,減輕心理壓力,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1.2.1.2腸道準備
采用口服導瀉方法準備腸道,藥物選擇:①硫酸鎂粉50g溶于200ml溫開水中口服,隨后1~1.5h內飲水1500~2000ml;②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2盒溶于2000ml溫開水中,1~1.5h內服完,多數患者在3~4h內排便6~8次后即可行結腸鏡檢查。少數患者快速大量飲水后出現嘔吐,可適當減慢進水速度。個別患者排便次數少,腸道清潔不理想,可輔以清潔灌腸,直至腸道清潔達到手術要求。
1.2.2術中醫護配合
術中要細致觀察結腸每個角落,減少漏診。若腸道蠕動過快影響觀察時,可給與肌注阿托品或山莨菪堿針。對于扁平及較小的息肉,可直接用活檢鉗鉗除。當用圈套器切除隆起明顯、有蒂息肉時,圈套器收緊時力量要適度,若圈套器收得過猛、過緊,可能造成息肉根部血管在未充分凝固時被提前切割而發生大出血。術中要注意觀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壓、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及腹部情況,必要時協助患者變換體位及壓腹以協助進鏡。切除的息肉標本及時回收送病理。
1.2.3術后護理干預
1.2.3.1一般護理
術后密切觀察病情,除監測呼吸、血壓、脈搏等生命體征外,重點注意患者有無腹痛、腹脹、發熱、便血等情況。及時發現出血、穿孔等并發癥,必要時行腹部X線檢查,了解有無膈下游離氣體,及時對出血、穿孔做進一步治療。
1.2.3.2飲食指導
手術當天禁食,適當靜脈輸液,次日進食無渣流質,可進食米湯、菜湯、肉湯等,以后改半流質飲食,1周內軟食,要控制飲食入量,避免大便量過多或便秘。
2結果
325例患者均完成息肉切除治療。術后當日出現8例少量便血,經禁食、補液治療后在次日停止出血。1例術后第7天于體力勞動及飲酒后發生大量便血及失血性休克,經輸血、補液、藥物止血治療后出血逐漸停止。結腸小穿孔1例,術后5h出現腹痛、局部壓痛及發熱,經再次進鏡找到可疑穿孔處,用鈦夾夾閉創面,適當抗感染治療后痊愈。
3討論
高頻電切除術是目前治療結腸息肉最常用的技術,如果術前準備不充分,術中醫護配合不熟練,術后護理不到位,仍會出現出血、穿孔等并發癥。術前大多數患者會有緊張、疑慮等心理問題,責任護士需耐心講解息肉的危害,尤其是腺瘤性息肉與結腸癌的關系,強調手術的必要性、高頻電切除術的操作方法及微創優勢,消除患者疑慮,增強治療信心,提高治療依從性。腸道準備要達到較好清潔度,一般需要服藥后排便6~8次以上,大便呈清水樣為最佳。對個別高齡便秘患者,或飲水量不足、排便次數少者,可追加清潔灌腸,以達到腸道清潔要求。內鏡室護士要充分了解所用設備、耗材的性能特點及使用方法,術前做好調試,術中做好配合。在用圈套器套牢息肉根部后,要邊電凝電切,邊收緊圈套器,不宜過緊過快,避免造成切割式勒除及術中大出血。高頻電切除息肉時對腸壁有損傷及創面,術后劇烈活動,不注意飲食或出現大便秘結,糞便摩擦致焦痂過早脫落,或患者有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凝血機制障礙等,在焦痂脫落時血管內血栓形成不全,均可誘發出血或穿孔。因此,術后要密切觀察患者體溫、血壓、脈搏等生命體征,重點觀察有無腹痛、腹脹、便血等。合理安排患者飲食及活動,避免術后遲發性出血、穿孔發生。腺瘤型息肉易復發,并有癌變傾向,被公認為癌前病變。一旦發現,應及時切除并定期隨訪,一般息肉切除后6~12個月行結腸鏡復查1次,以后每3a復查1次,對于個別切除不完全、巨大無蒂息肉或腸道準備不佳而可能漏診者,應及時復查結腸鏡。
總之,對結腸息肉患者行高頻電切除術前應充分進行醫患溝通,減輕患者心理負擔,更好地配合治療。高質量的腸道清潔準備、術中醫護默契的配合、術后精心護理等是防止手術并發癥、保證手術成功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曾靈,江晉渝,李興潔.電子結腸鏡下大腸息肉電凝電切術的護理體會[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3,24(7):878-879.
[2]管琪琪.內鏡下高頻電凝電切結腸息肉的護理與配合[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4(1):51-52.
[3]岑愛麗,潘雪勤.內鏡下腸息肉電凝電切術并發癥的早期預防與護理[J].吉林醫學,2011,32(5):1028-1030.
[4]周艷,邵月春.結腸息肉患者行腸鏡下高頻電凝電切除術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23):40-41.
作者:王蕾 單位: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