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血液細胞形態學誤診及漏診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血液細胞形態學誤診和漏診原因,總結減少誤診和漏診的措施。方法:選擇血液細胞形態學誤診和漏診患者32例,檢查血小板、紅細胞、寄生蟲和血液白細胞數量。結果:患者中診斷為急性白血病患者8例,經最終診斷為流行性出血熱,3例(37.5%)誤診和漏診;10例患者診斷為結核性腦膜炎,最終確診為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4例(40.0%)誤診和漏診;診斷為肝細胞性黃疸患者10例,最終確診為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誤診漏診4例,誤診漏診率為40.0%;診斷為雙性貧血者4例,最終被確診為冷凝集綜合征,漏診誤診1例,漏診誤診率為25.0%。結論:血液細胞分析儀在血液檢查中的精確性和準確性得到有效提高。血液細胞形態學的檢查借助血液細胞分析儀有利于篩選出血象異?;颊?,控制誤診和漏診的情況可借助顯微鏡等手段。關鍵詞:血液細胞形態學;誤診;漏診;原因;對策血液細胞分析儀在血液檢查中的運用使檢驗科的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得到顯著提高,同時檢測的精確性和準確性也得到有效提高。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過程中誤診和漏診的情況時有發生,這對患者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會產生不利影響,患者治療容易發生遷延[1]。近年來,為降低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中漏診和誤診的情況的發生,臨床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測逐漸采用血液細胞分析儀聯合顯微鏡的檢查方式,這對控制血液細胞形態學誤診和漏診的情況具有顯著作用[2]。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血液科的32例血液細胞形態學誤診和漏診患者,所有患者均于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在我院進行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颊咧心?8例,女14例,年齡22~74歲,平均年齡(45.3±3.4)歲。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血細胞情況檢查,并對相關指數進行記錄?;颊哐毎鞍缀浚?00g/L、血小板含量<100×109/L、白細胞含量<4.0×109/L。本次研究采用瑞氏染色法對有患者血液樣本進行檢測,制作血液涂片材料時選擇不抗凝外周血。檢測需由專業開展,對血小板、紅細胞、寄生蟲、血液白細胞數量等進行形態學檢測。將血液生化及血液學的實驗室檢查結果作為疾病判斷的依據和準則。檢查完成后詳細記錄患者的臨床表現,對誤診和漏診疾病類型也加以記錄,記最終確診結果。
2結果
本次研究所有血液細胞檢測均采用生化檢查+形態學檢測的方式,最終完成確診?;颊咧性\斷為急性白血病患者8例,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頭暈、發熱和呼吸急促,經最終診斷為流行性出血熱,5例確診,3例誤診和漏診,漏診誤診率為37.5%;10例被診斷為結核性腦膜炎,患者的臨床癥狀為頭暈、嘔吐、惡心和發熱,最終確診為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6例確診,4例誤診和漏診,漏診誤診率為40%;診斷為肝細胞性黃疸患者10例,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貧血貌,皮膚黃染色,最終確診為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確診6例,誤診漏診4例,誤診漏診率為40.0%;診斷為雙性貧血者4例,患者臨床癥狀為典型貧血,最終被確診為冷凝集綜合征,確診3例,漏診誤診1例,漏診誤診率為25.0%。
3討論
血液細胞形態學現代醫院診療工作中具有較高的使用率,是醫療工作中重要的一項實踐內容。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一般包括外周血細胞形態檢查和骨髓檢查[3]。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的結果對臨床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的意義,是血液疾病診斷的關鍵。但當前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中仍存在著較多問題,漏診和誤診的情況較為常見,嚴重影響了疾病診斷的準確性。血液細胞形態學的漏診和誤診會導致部分患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也會出現用藥不當的情況,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因此,醫療機構應該對血液形態學檢測中漏診和誤診的情況充分重視,對發生漏診和誤診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制定出有效的解決對策[4]。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測誤診和漏診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檢驗人員專業知識的缺乏,當檢驗人員專業知識較為薄弱或知識面較窄時會導致漏診和誤診的情況發生[5]。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測涉及到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以及其他異常細胞形態等,當檢驗人員對這些細胞形態學不能進行有效區分和鑒別時就會導致漏診和誤診的發生[6]。其次是在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中過分依賴血液分析儀,傳統的血常規檢查一般在血涂片染色后通過鏡檢確診。診斷結果僅依賴血液分析儀檢查結果,漏診和誤診的情況時有發生[7]。此外,檢查人員在操作時需規范操作,當檢測者操作不規范時會導致漏診和誤診的發生。為降低血液細胞形態學漏診和誤診情況的發生,在醫療實踐中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不斷普及細胞形態學知識,對檢測技術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業務水平,細胞形態學檢測人員在正式工作前需接受崗前培訓。醫院方面可以加強對血細胞形態學質評工作,獎勵工作中突出的檢測人員,工作中出現失誤的檢驗人員則應進行批評[8]。②染色過程中需嚴格按照標準化程序開展,醫院中如使用快速染色法需定期更換分染試劑,以免染色質量受到影響。③避免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測方式的單一性,僅采用血液分析儀容易導致漏診誤診,僅采用鏡下血涂片檢查也容易導致漏診和誤診。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測可將血液分析儀和顯微鏡下結合的方式,這對降低血液細胞形態學誤診和漏診的情況具有重要幫助。實驗室血液細胞形態學的檢查應建立起相對完善的制度,確保實驗室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的規范性和準確性。通過建立起明確的制度可以對每個檢查人員的操作產生規范和約束作用,檢驗人員對待工作會更加認真,這也是對檢查結果的準確性的一個有效保障,漏診和誤診的發生率也可有效降低。本次研究中,患者中診斷為急性白血病患者8例,3例誤診和漏診,漏診誤診率為37.5%;被診斷為結核性腦膜炎患者10例,4例誤診和漏診,漏診誤診率為40%;診斷為肝細胞性黃疸患者10例,誤診漏診4例,誤診漏診率為40.0%;診斷為雙性貧血者4例,漏診誤診1例,漏診誤診率為25.0%。綜上所述,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測過程中應積極避免漏診和誤診的發生,認真分析原因,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
作者:謝愛敏 單位:河南省三門峽市中心醫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