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血透機機管路破損維修案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通過對金寶AK200血透機出現的兩例故障進行描述分析,提供了具體的解決方案,并進行了探討。故障一主要由除氣模塊引起,故障二主要由透析液濃度檢測不合格引起,排除硬件損壞,兩例故障都可歸結為管路破損或堵塞所導致。雖然解決方法并無太大差別,但背后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有所不同。針對此類故障現象,本文提供的分析思路和解決方法切實可行,且成本較低,為透析維修人員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血透機;血透機管路破損;血透機維修;除氣模塊
引言
瑞典Gambro(金寶)公司的AK200是一款使用范圍非常廣泛的血透設備,由于它性能穩定、透析質量高、故障率低,因此市場占有率一直較高[1]。金寶血透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經過供給系統將濃縮液和透析用水配制成可用的透析液,并使用血液透析器與病人的血液進行溶質彌散、滲透和超濾作用,將血液內的廢液和有害物質一并排出,最后血液重新返回到病人體內,此過程不斷循環,從而達到透析治療的目的[2]。我院血透室每天接收病人量較大,機器一直處于高負荷運行狀態,難免出現故障,影響正常臨床操作[3]。本文將對該機型使用過程中常見的故障進行分析和總結。
1故障一
1.1故障現象
機器在完成消毒和沖洗過程后進入自檢程序,持續到第五分鐘的時候,進度條一直停頓在第二格,持續到第六分鐘,扳手按鍵燈亮起,屏幕提示“FCN5.06001”錯誤報警,重復自檢數次后該故障現象仍未消失。
1.2分析及解決方案
查看廠家提供的代碼手冊,提示該代碼報警是由除氣池模塊引起的。先從水路圖入手,如圖1是水路圖中的除氣模塊,前期A、B液混合好后,通過可變流量調節閥和除氣節流口進入膨脹室,在除氣泵的作用下,液體在膨脹室中充分膨脹,達到水汽分離的效果。分離后的氣體重新回到膨脹室中,而較為干凈的透析液進入除氣室后,可通過頂部的導管將殘余的氣體繼續排出,保留更為純凈的透析液進入后續環節。該水路圖中的除氣泵前端裝有除氣壓力傳感器,用于反饋除氣泵的工作負載,而除氣室內有超聲液位傳感器,用于監測內部液位[4-6]。該故障原因可能為超聲液位傳感器故障、除氣壓力傳感器故障、除氣泵故障、過濾器U8000故障、管路破損或濃縮液質量問題。對于該代碼報警,若非硬件故障和濃縮液問題,總結起來主要是管路破裂或管路堵塞引起的[7-9]。圖2所示為自檢程序通過后的除氣模塊水路圖,其中,A為除氣壓力傳感器的值,正常值為-550~-580mmHg之間;B為除氣泵負載,正常值為50%~80%之間;C為除氣水位,正常值為50mm±2mm。當產生該代碼報警時,首先觀察除氣模塊水路圖各值情況,如圖3所示,三個值都不在正常范圍內,特別是除氣泵,已達到99.9%的負載,且水位一直處于較低位置,很有可能是管路問題引起。解決過程:(1)打開機殼,觀察除氣模塊,發現motor閥一直在滴水,停機后拆卸該閥門并更換里面的閥膜,重新裝上后,故障解決[1]。在拆卸motor閥的時候,應注意到該閥的四個角都裝有螺絲,其中兩個對角的螺絲用于鎖緊閥門,而另外兩個用于固定該閥,所以只需擰松兩個固定的螺絲即可將moter閥卸下來,若將四個螺絲一次性擰松,則有可能弄丟固定該閥門的螺母。(2)若不是motor閥漏水引起的故障,則需考慮管路漏氣的情況。打開機殼,觀察由濃縮液吸液桿到除氣室所經過的管路是否存在氣泡,若發現有氣泡,同時聽到較大的電機轉動響聲,可基本判定是由管路漏氣所引起的故障。對血透機排水干凈并停機后,使用注射器對管路逐段進行密閉測試,重點對除氣池附近的管路進行排查,但并未發現有任何明顯的漏氣現象。開機后,在自檢過程中對管路再做一遍排查,并重點觀察除氣室附近的水路,最后發現其中一個三通管有細微的破裂,更換該管,故障解決[10]。(3)還有一種情況是水箱到除氣泵中間的管路有異物堵塞,此時水位值正常,但除氣泵和壓力傳感器的值不在正常范圍內。排查方法比較簡單,使用一根導管連接水箱出水口,拆除水箱上的攪拌泵,將導管伸進水箱中,自檢過程觀察水箱出水口是否有水通過導管又流回到水箱,若無,則說明水箱出水口有堵塞現象。使用該方法對后續管路進行檢測,即可逐段排查發生異物堵塞的管路。
2故障二
2.1故障現象
設備開機自檢正常,上病人治療數分鐘后,設備提示“incorrectacidicconcentrate,checkconcentratefluid”報警且手掌按鍵燈亮起,同時代表透析液狀態的指示線由綠色變為棕色,手動消除報警后,在接下來的治療過程中,相隔不到兩分鐘該報警重復出現。
2.2分析及解決方案
AK200血透機的吸液泵主要是通過檢測并反饋電導度來調整轉速的,運行過程如下:A泵吸取A液后,與反滲水進行混合,經過初步除氣后即流經A電導塊進行監測,通過該電導值可計算出A泵實際轉速與理論轉速的偏差,從而調整A泵的轉速,以達到符合濃度規定的混合液。當該混合液的電導度符合設定后,B泵隨即開始吸取B液,并與之前的混合液進行混合,此時的液體即為透析液。在實際配液過程中,A、B泵的實際速度與理論速度存在的偏差通過百分比來表示,一般A泵偏差范圍在±10%以內,B泵則在±20%以內[10-11],若超出范圍,設備將產生濃縮液濃度不正確的報警。本文2.1中的故障,是由于A泵速度偏差超出范圍所引起的,一般可歸結為A液濃度不正確、A液至A泵之間的管路有漏氣和電導塊故障等原因。本文以作者實際遇見的問題和處理過程為例進行分析。解決過程如下:(1)首先考慮的是濃縮液出了問題,只有A、B液的濃度達到符合的規定,電導度檢測沒問題,設備的自檢程序和后續使用才不會出現問題[3]。更換新的A、B液后開機自檢雖然通過,但上病人治療過程該報警仍舊存在,因此問題并不是由于濃縮引起的[12]。(2)接下來考慮管路的情況。檢查由A吸液桿到A泵之間的管路,先肉眼觀察是否存在明顯的破裂痕跡,同時將A吸液桿接頭的“O”型圈更換掉,若確定管路完好無損,則需做更為細致的測漏。待病人下機并對機器消毒后使用20mL注射器對A液桿和A泵之間的管路進行打氣,判斷是否存在漏氣的情況,若有漏氣則更換該管路,最后還對除氣混合室進行打氣,觀察是否通暢,若通暢,則代表內部無堵塞。開機自檢通過,但上病人治療故障依舊[13]。(3)在確認濃縮液、管路完后和自檢順利通過后,作者只能在病人治療過程中進行觀察,同時按下屏幕下方三個功能鍵,選擇logging→選擇overview→選擇FM,進入水路圖[7],重點觀察A、B泵的轉速,發現A泵的速度一直處在14.5%的波動范圍,當達到15%的時候,報警隨即出現,按下手掌鍵報警即消失,但相隔不到兩分鐘報警又出現。由于前面的排除過程都無法解決故障,只能考慮是否由于A泵損壞而引發的問題。聯系電廠家工程師,獲得的答復與作者的考慮一致,第二天更換A泵后,故障解決[14]。
3討論
金寶血透機大部分故障通過自檢過程中的代碼提示便可確定故障發生原因,但例如本文提到的“5.06001”代碼報警,由于涉及的除氣模塊零部件較多,因此難以快速排查;圖2自檢通過后的除氣模塊水路圖圖3管路破裂引起的除氣模塊數值異常本文的濃縮液故障則是在自檢通過并在治療過程中才出現的,無任何代碼提示,因此更難以判斷。針對上述兩種狀況,設備科工程師首先需對血透機的工作原理、模塊組成和報警含義等各個方面進行學習,熟悉常見故障發生的原因和解決辦法,并經常與廠家工程師進行交流,不斷提高自身的維修水平和處理問題能力[14]。目前醫院的血透室基本處于滿負荷工作狀態,有時候甚至需要夜間透析,設備基本很難空閑下來,這對血透設備和工程師來說無疑是一種挑戰。因此,為了能更高質量地服務臨床,更高效且迅速地解決臨床突發故障,日常維護顯得更為重要。通過定期保養、主動維護、參見廠家培訓課程等多種方式,進一步加深對血透機的學習,可更好地降低設備使用風險,提高醫療質量。
[參考文獻]
[1]高劍鋒,賀程.淺談血液透析機常見故障及維修[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42):125.
[2]王歡,張文亮,林嬪.品管圈在血液透析機維護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療設備,2017,32(9):151-153.
[3]尹良紅,云琛,管保章,等.國產OBERS-3000血液透析機原理及創新設計[J].臨床醫學工程,2017,(S1).
[4]劉智敏,徐嘉彬.金寶AK200S血透機自檢中提示代碼為5.06001的故障分析[J].中國醫療器械雜志,2012,(6):461-462.
[5]李松梅.血透機流量報警故障檢修[J].醫療裝備,2008,21(1):45.
[6]姬晉陽.血液透析機常見故障回顧性分析和維修[J].生物技術世界,2015,(4):49.
[7]吳鳳華.醫院科室如何開展血液透析機計量質控[J].中國計量,2015,(12):25-26.
[8]王昶.日機裝DBB—27型血液透析機典型故障及維修[J].醫療裝備,2009,22(5):64.
[9]邢凱,魯萬鵬,尉茜.金寶超AK200型血透機自檢失敗的原理分析及故障排除[J].中國醫學裝備,2005,2(9):52.
[10]谷林,于小勇,陳文靜,等.百特金寶AK96透析機濃縮液相關故障的分析與處理[J].中國血液凈化,2017,16(5):350-352.
[11]李金寶,孟洪顏.Dialog+血液透析機DF壓力自檢不通過故障維修分析[J].中國血液凈化,2015,14(4):243-245.
[12]郜洲彬.淺析血液透析機主要性能參數的質量控制檢測[J].科技展望,2016,(19).
[13]楊棟.金寶AK200US血液透析機故障維修3例[J].北京生物醫學工程,2016,35(2):219.
[14]張希雯.金寶AK200US血液透析機維修實例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5,(15):294.
作者:許煜聰 單位: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設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