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場經濟下畢業生就業問題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每年新增就業崗位有所減少,但是就業人數卻居高不下,2018年達到了820萬,就業平衡狀況日益加劇,大學生就業問題突出。獨立學院畢業生的就業更是在夾縫中生存,就業形勢尤為嚴峻。本文以西安工業大學北方信息工程學院2018屆畢業生為例,探析獨立學院畢業生就業存在的痛點并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獨立學院;畢業生;就業
一、畢業生就業基本情況
2018屆畢業生分布在23個本科專業,共計2041人。其中男生1204人,占總人數的58.99%,女生837人,占總人數的41.01%??傮w男女性別比為1.44:1。2017屆男女性別比列為1.46:1,2016屆男女性別比列為1.47:1,近三屆畢業生男女比例逐漸在縮小。截至2018年12月,2018屆畢業生就業率為81.82%(7月4日,初次就業率為81.43%),未就業率為18.18%。
二、畢業生就業狀況相關分析
(一)就業單位分布2018屆畢業生就業以企業為主,到各類企業就業人數達到75.14%,其中在三資、民營、私營企業就業人數占畢業生總數的64.57%;在國有企業就業占畢業生總數的7.88%,就業企業質量低于畢業生期望值:41.3%。
(二)就業地區分布2018屆畢業生就業地區主要集中在陜西省,由于學校生源中陜西生源比例占畢業生總數的70%,西安是西北地區較發達城市之一,大多數學生畢業后一方面立志投身于陜西省區域經濟的發展建設,另一方面也受部分家長濃厚本土文化情懷的束縛下,家鄉工作所帶來的歸屬感和生活便捷,直接影響了其就業選擇。
(三)就業行業分布2018屆畢業生工作行業在各行業均有分布,其中“制造業”占比16.41%,“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占比14.5%,“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占比9.21%,“建筑業”占比6.41%。
(四)畢業生入職初期月薪2018屆畢業生入職初期,月薪集中在2600元-3000元和3100元-3500元,分別占就業人數的40%和14.37%,5000元以上只占就業人數的3.2%。和2017年相比,初期月薪都有所上升,其中2600元-3000元上升了7.37%,5000元以上上升了1.85%。
三、畢業生就業存在的問題
(一)就業期望值過高理想與現實距離遙遠。部分畢業生對人才的理解過于狹隘,一廂情愿地認為人才就是要具有報酬高、輕松穩定的工作,“白領情結”和“學而優則仕”的觀念仍在影響著他們。
(二)畢業生就業質量不高2018屆畢業生就業單位以中小企業為主,占比達62.62%;且畢業生的薪資偏低,低于2018年陜西省本科畢業生平均薪資4088元。
(三)慢就業趨勢明顯2018屆畢業生就業率為81.82%,低于陜西省獨立學院平均就業率89%。在未就業的畢業生中,不想馬上就業或也不打算繼續深造的畢業生占到未就業人數的40.12%。隨著就業壓力持續加大,“慢就業”等新問題值得社會的廣泛思考。
四、引導措施
(一)構建職業生涯規劃體系,健全學生就業價值觀企業是財富的創造者,也是吸納畢業生的重要陣地。企業需要什么樣的學生為企業服務,學校就應該培養具備這種才能的學生。在獨立學院的教學中,以學生成才和成長為出發點,構建良好的價值觀和樹立積極向上的職業觀。
(二)深入進行市場調研,拓展就業市場結合“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堅持實施“走出去、請進來”的方針,主動與沿海沿江地區政府、人社部門和用人單位進行聯系,通過參加校地(企)對接會、定期走訪企業等形式與陜西省、浙江省、江蘇省、西安市、深圳市、南京市、鹽城市、南通市、晉江市、寧波市等省、市級人才機構簽訂校地合作協議,確保畢業生信息與企業信息互聯互通。積極走訪校友企業,深入企業內部了解用工信息和用人要求,積極邀請其來召開專場招聘會,大力推薦我校畢業生。
(三)加強高校之間的合作交流,實現信息共享高校之間要加強就業信息收集、推送等合作,實現信息共享,互惠互利。由于各地生活習慣,生源等不同,部分學生選擇回鄉就業,但高校提供的就業信息多數是本省內的,這就出現了人才需求和工作地點不一致的矛盾,加強校校之間就業信息的共享、同享,有利于促進這部分學生的就業。
(四)正確引導慢就業“慢就業”成因是多方面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政府層面,繼續統籌推進大學生基層就業戰略,通盤考慮完善就業創業政策,強化市場監督檢查,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統籌作用,繼續深入推進大學生基層就業戰略;學校層面,要幫助畢業生切實提高綜合競爭力,并做好就業選擇;完善校內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健全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保障機制,緊密聯系社會企業,以“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等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教育引導大學生增強綜合素質,提高就業能力;學生層面,夯實學生自學能力培養,提升學生職業適應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顏金.獨立學院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新思路探討[J].科技信息,2013,(06).
[2]郭亞紅,馬少玲,彭璟.獨立學院畢業生就業困難分析及對策[J].文教資料,2015,(02).
[3]賴榮鵬.大學畢業生“慢就業”現象的原因分析與調適策略[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
作者:鄧亞斌 單位:西安工業大學北方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