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翻譯專業市場需求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們認為,工程類院校的本科翻譯專業應擺正自身的位置,在完成翻譯類通識課程教學的同時,積極利用本校工程類院校專業特色,在學校特色優勢專業的基礎上,努力將翻譯專業課程與學習特色優勢專業課程有效結合,培養具備某種專業知識的高水平本科翻譯專業人才。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工程類院校的本科翻譯專業在構建本校的本科翻譯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有效搭配多個專業的優勢課程,設置符合市場需求的實用性課程,尊重翻譯人才培養的內在要求和客觀規律,明確人才培養目標,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力圖制訂科學系統的工程類院校本科翻譯專業課程設置體系,為培養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合格的專業翻譯特色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為此,我們認為符合市場需求的工程類院校本科翻譯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應包含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本科翻譯專業所培養的人才必須是通才,熟悉政治、經濟、歷史、人文等各方面知識。因此,所有的翻譯專業課程設置都應該注意進行學生的通識教育,包含相應的通識課程,這樣學生才能具備社會歷史文化等各方面的社會常識,為學生理解今后所接觸的相應材料,并能進行后續翻譯打下良好的基礎。
其次,本科翻譯專業既然是一個專業,那么其專業課程設置體系就必須包含其專業的相關基本理論知識,這種理論知識既應該包含相關的抽象理論及其發展史,也應該包含進行翻譯所需要用到的相關翻譯策略與翻譯技巧,這些都是提高學生翻譯理論素養,提升翻譯實戰能力不可或缺的知識。因此,在前期的基礎課安排過程中,應該予以保證,不能偷工減料,舍本求末。
第三,在具備了扎實的社會常識與深厚的專業理論功底后,工程類院校應積極利用自身工科類專業的優秀師資與課程體系,酌情為本科翻譯專業的學生開設一些學校的特色類專業課程,積極通過這類課程的開設引導學生對原本印象中枯燥乏味的工程類課程產生一定的興趣,并能夠慢慢地“術業有專攻”,在后面的學習與工作中喜歡上這類工程類科目的翻譯。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的是,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專業同樣如此。因此,我們不能夠強求本科翻譯專業的學生必須完全地學習工程類專業課程體系,達到該類專業的課程要求與畢業要求。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深入向前推進,我國急需大量的翻譯專業人才,特別是有特色的工程類專業翻譯人才。現在我國所培養的大部分翻譯專業畢業生通常只具備翻譯通識內容的能力,但對于水利土木類專業程度比較深的內容則望而卻步,無法下手。我們所應該做的應該是讓學生慢慢接觸這種他們心目中避之不及的課程,慢慢在腦海中對這些課程產生一些感性認知,并逐漸熟悉這些工程項目中的專有名詞或相關術語,在腦海中能產生具象的認識,在今后的翻譯工作中,活學活用,而不再是閉門造車。第四,除了在專業課程體系設置中,設置這些通識課與專業基礎理論課外,翻譯專業的實踐課程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翻譯是一項實踐性質非常強的工作,要求學生除了掌握較強的理論基礎之外,還必須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在順利理解原文并表達譯文的基礎之上,還必須能夠迅速而又無誤的用書面文字表達出來。這些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過實踐來完成。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認為該類實踐課程既應該包含校內的模擬仿真翻譯練習,也應該包含學生的社會專業認知實習。在走向社會之前,鼓勵學生在校內熟知翻譯工作的各個流程,加深對翻譯工作的了解,靈活運用給類翻譯技巧與策略,切實提高學生在真實條件下利用各類輔助翻譯軟件的能力。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加強學生相關工程類專業知識的社會認知實習。帶學生到相關的工地或者車間與走一走,看一看,無形之中可以提高對課本上枯燥乏味的工程類專業知識的認知與了解,幫助學生增加對這類工程類相關知識的感性認識,提高翻譯速度與準確度。第五,強化工程類院校本科翻譯專業優良的師資團隊。在課程體系設置過程中,我們應堅決杜絕因人而設課以及因無人而不設課的情況,從提高學生滿足市場需求的能力為出發點,積極探索開設任何有助于學生發展的必要課程。這就要求在課程體系設置的過程中,強化專業的師資隊伍。師資是任何優秀專業的必要保證,構建工程類院校特色的本科翻譯專業就必須配備具有較強工程翻譯方面的專業人才。通過構建工程類院校中翻譯專業的特色課程,有利于推動該類工程特色人才教師的培養,促進“雙師型”教學團隊的構建,提高了整個本科翻譯專業的師資隊伍,也就無形之中提高了本科翻譯專業人才的實力,更好地滿足了市場需求。
總之,目前,我國本科翻譯專業的教學要求仍然為試行版本,因此,很多地方還不是特別完善。特別是對于各個學校的特色或對于各個翻譯專業的特色課程沒有給予充分考慮。通過研究工程類院校的本科翻譯專業課程有利于優化該類院校的本科翻譯專業的課程體系。沒有市場就沒有專業。任何專業的設置都要依據市場的需要。通過調查市場上對翻譯專業本科人才的需求狀況及往屆翻譯專業畢業生的跟蹤調查,我們還應該及時發現課程體系設置當中不符合市場需求的短板,及時對這些相關課程進行改進與矯正,切實調高工程類院校特色專業翻譯類人才的競爭能力與就業能力,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作者:肖永賀單位:南昌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