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檢察工作中群眾路線的貫徹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當前檢察工作貫徹群眾路線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形勢發展的不斷變化,干部隊伍成員的新老交替等現象,我國群眾工作也發現了新情況,面臨著諸多新的挑戰,有的工作人員在做群眾工作方面還存在不足之處。例如,有的黨員干部群眾觀念意識淡薄,脫離群眾,不相信群眾,宗旨意識不強以及違背群眾的意愿;或有的黨員敢去群眾立場不堅定,沒有將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只為自己考慮問題,對于群眾的難處視而不見,對群眾的呼聲置之不問,還有的黨員干部見利忘義等現象;還有一部分黨員干部群眾工作方式簡便,沒有親和力,喜歡做表面文章,具有嚴重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這些現象在檢察機關執法辦案過程中也有反映,具體表現為:一是部分干警群眾觀念樹立不夠牢固。在執法中存在重辦案、輕服務,重打擊、輕保護,重懲處、輕監督,重執法、輕民生的頃向,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未能全面融入到檢察工作中來,甚至存在特權思想和霸道作風。這降低了檢察機關的執法公信力,如果掉以輕心,麻痹大意,檢察機關將喪失人民群眾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檢察工作將成為無水之源,無本之木。只有貫徹群眾路線,深入群眾,了解群眾,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真正把執法為民的理念落到實處,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才能樹立檢察機關執法公信力。二是群眾工作能力亟待提高。由于組織機構設置所限,檢察機關在鄉鎮無機構設置,這不利于干警接觸基層群眾,了解社情民意,掌握社會心態,及時化解矛盾。從隊伍來源上來看,近幾年進入檢察機關的干部以年輕大學畢業生居多,這些年輕同志缺少社會實踐煅練,工作方法缺乏親和力和感召力,做群眾工作能力不強。三是機械化的工作方式影響人民群眾對檢察機關的信賴和感情。執法辦案是要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和程序來辦理的,但若一味生搬硬套,機械辦案,缺乏與群眾的溝通,忽視群眾的理解與感受,勢必會拉大與群眾的距離,影響辦案的順利進行,不利于工作的開展。四是基層群眾主動向檢察機關反映問題,通過依靠檢察監督權來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意識較弱。基層群眾對檢察機關職能缺乏了解,大多群眾對檢察職能只停留在抓貪官的簡單認識,特別在農村,對檢察監督的內容方式和作用幾乎不知曉,加之檢察宣傳難以廣泛深入基層,使得檢察監督權不能有效充分發揮作用,服務社會大眾。
2基層檢察機關貫徹群眾路線構建和諧檢群關系的幾點建議
2.1認真履行檢察職能,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嚴肅查辦損害群眾利益的案件。始終把侵犯群眾人身和財產權利、黑惡勢力和嚴重恐怖暴力犯罪等影響穩定、影響大局的犯罪作為打擊重點,做到提前介入、快捕快訴,穩、準、狠地打擊,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我們應該先提升訴訟監督的力度,對于群眾反映強烈的案件進行重點監督,例如有罪不糾、該立案不立案、以罰代刑等情況的發生,為了保護群眾的利益,樹立公正執法的良好形象,我們還應該通過檢察建議、立案監督等方式合理的督促相關部門放棄違法行為。
2.2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提升執法公信力檢察機關一定要提升自身建設,接受外界好人民群眾的監督,做好自身正、自身凈,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執法的公信力,從而獲得群眾的認可和支持。檢察機關還應該進行“陽關檢務”,每個季度或每月進行檢察開放日等多種多樣的活動,同時檢察機關還可以邀請群眾走進檢察機關,讓群眾了解檢察機關的辦案流程、隊伍建設以及執法要求等具體情況,這種做法主要是提升了檢查工作的透明度。為了讓群眾更好地支持和理解監督檢查工作,還可以構建新聞發言人制度,進行全社會公開選全和介紹檢察工作的力度。接受群眾的監督,建立群眾評議制度,邀請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專家咨詢委員、群眾對檢察機關執法辦案、服務群眾等工作進行集中地評價,從而提升監督的針對性和深入性。進一步完善群眾投訴事件,做到及時受理、反饋,對于群眾舉報某位檢察人員違法辦案、侵害群眾切身利益等都要進行調查核實,依法處理,從而維護檢察機關的良好形象。
2.3加強檢察隊伍建設,提高群眾工作能力在全國政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中央將著力提升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放在“五個能力”建設首位,提高群眾工作能力的重要性再次凸顯。一是要堅持政治建檢的方向不動搖,真正理解和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教育干警樹立人民是歷史創造者以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檢為公、執法為民、向人民群眾學習、群眾利益是大事、對人民與黨負責等觀點,只有廣大檢察干警從思想上認識到群眾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堅定不移、堅持不懈做好群眾工作。扎實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公仆意識、服務意識教育,使檢察人員牢固樹立和自覺實踐以人為本、執法為民的理念。二是要加強群眾工作能力培訓。檢察人員全員進行教育培訓,將提升做群眾工作能力的培訓作為教育培訓的重點,加強對檢察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的培訓。鼓勵檢察干警到基層一線鍛煉,直接面對群眾,提高做群眾工作的本領。三是要認真貫徹全國檢察機關隊伍建設工作會議精神,以推動檢察官分類管理改革為契機,加大從社會層面選拔優秀檢察官力度,改善干部來源結構,為做好新形勢群眾工作提供有力組織保障。
2.4完善長效機制,構建和諧檢群關系基層檢察機關的很多工作都是與群眾直接相關,檢察機關的工作人員要做到維護群眾的切身利益,對于有利的工作經驗及時的進行總結,將聯系、服務群眾的舉措通過相關制度進行落實,將組織上的要求逐漸的變成檢察干警的自覺行為。首先,強化檢務公開,完善執法辦案回應群眾制度,提升檢查工作的透明度,構建重大案件的回訪反饋制度。真正做到檢察人員下訪,并及時的反饋項目處理的進展,為了做到定紛止爭、案結事了,要做好宣傳解釋和教育感化等工作。其次,構建檢民聯系平臺,健全聯系群眾工作制度,進行下訪、尋訪工作常態化和制度化。同時還可以采納網上征求意見和開卷調查以及設立“檢察開放日”等形式,提升檢察干警和群眾的溝通與聯系,征求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了解管轄范圍的具體情況,將這些作為提升和完善檢查工作的新方向。
3結語
檢察機關是法律監督機關,因此,作為檢察機關一定要做好“執法為民、立檢為公”這一主要宗旨,還應該將法律監督和觀察群眾路線進行有機結合,為了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的自身利益,檢察機關要做到人民檢察為人民這一觀點,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和公平正義,保證“十二五”規劃的順利實施和開展,為了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檢察機關還應該提供堅實有力的司法保障。檢察機關不僅是法律監督機關,同時也是維護群眾工作的機關,因此,檢察機關英愛自覺的講群眾路線貫穿到全工作中去,著力改善和保障民生,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基層檢察機關處于服務群眾的第一線和最前沿,只有找準發揮檢察職能與服務群眾的結合點,深入群眾聽民聲、強化監督保民利、化解矛盾安民心,才能不斷滿足群眾對檢察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使檢察工作扎根于深厚的群眾土壤,永葆生機和活力。
作者:顧強單位:蚌埠市禹會區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