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核桃生產總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泡核桃生產基本情況(一)面積落實完成情況。20**年我鄉泡核桃產業發展經過各級干部和各族群眾的共同努力,共完成栽植面積1902xxxx,其中:新發展面積1632xxxx,補植補造269xxxx。涉及村組24xxxx(新發展14xxxx村組),農戶501xxxx。分村發展情況是:光明238xxxx,其中:補植補造29xxxx;保平201xxxx,其中:補植補造22xxxx;德安137xxxx,其中:補植補造22xxxx;新政97xxxx,其中:補植補造12xxxx;古德110xxxx,其中:補植補造14xxxx;馬街100xxxx,其中:補植補造17xxxx;可保137xxxx,其中:補植補造17xxxx;衛國185xxxx,其中:補植補造21xxxx;紅星158xxxx,其中:補植補造27xxxx;發達103xxxx,其中:補植補造25xxxx;保臺145xxxx,其中:補植補造35xxxx;和平108xxxx,其中:補植補造9xxxx;華山177xxxx,其中:補植補造15xxxx。
(二)科技措施完成情況。經鄉村兩極干部精心指導,認真組織,廣大群眾的共同努力下,“七個一”標準栽植達173xxxx,占總栽面積的90。
(三)栽植成活率情況。經鄉人民政府組織工作組人員和林業站人員進行交叉檢查驗收,成活率達95以上。
(四)樣板及示范戶。完成鄉級樣板一片,面積100xxxx;完成村級樣板13片,436xxxx;其中:50xxxx以上連片5片;20xxxx以上連片8片;完成工作組樣板13片,面積132xxxx;完成林業占樣板1片,面積15xxxx;完成村民組長樣板426xxxx。大力推廣示范,以點帶面擴大種植面積,全鄉種植xxxx以上的農戶4xxxx,種植面積26xxxx。
二、工作中采取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組織領導機構。成立了由鄉長任組長,聯系農村工作的副書記和分管林業副鄉長為副組長,宣傳、黨政辦、林業、農科、畜牧、財政、農經、團委、婦聯、科技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泡核桃產業發展工作領導組。領導組下設辦公室在鄉林業站,由鄉林業站站長兼任辦分室主任,負責處理有關日常事務。各村委會也相應成立了實施小組,具體負責宣傳發動和組織實施,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同時,實行目標管理,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職責,責任到人,確保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泡核桃生產任務。
(二)統一思想,明確任務。我鄉于20**年10月26日召開20**年泡核桃生產工作會議,安排部署了20**年泡核桃發展工作,并制定下發了《**鄉20**年泡核桃生產工作意見》,鄉政府分別與1xxxx村委會簽訂了《20**年泡核桃產業化發展工作責任狀》,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統一全鄉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把泡核桃產業發展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骨干產業來培植,把泡核桃產業發展作為實施“云嶺先鋒”工程的民心工程來抓。
(三)把泡核桃產業發展工作與干部職工的各項工作結合起來。把泡核桃產業發展與干部職工扶貧結對幫扶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并要求**籍的干部職工回家帶頭種植泡核桃。同時,將泡核桃產業發展納入“三文明”考核,作為考核單位和干部職工的重要內容之一。
(四)抓好宣傳培訓工作,努力實現“三個轉變”。采取召開戶長會、廣播宣傳、黑板報宣傳、標語宣傳等形式,大力宣傳泡核桃產業化發展的政策和先進典型,提高全民參與意識。按照“合理化布局、規模化推進、標準化種植、科學化管理”的方針,實現“三個轉變”,即:從在田邊地角、干溝箐邊和荒山荒地種植向適宜耕地種植轉變;把泡核桃發展作為家庭副業向培植支柱產業,實現規模化發展轉變;注重面積的數量型向高產優質的效益型轉變。認真抓好技術培訓,使廣大干部群眾真正掌握泡核桃豐產栽培技術,提高經營管
理水平。全鄉共召開宣傳會議247場次,參加人員146xxxx次,廣播宣傳14xxxx,出黑板報39期,大小標語126幅;開展泡核桃栽培管理技術培訓34期,參訓人數達632xxxx次。
(五)典型引路,層層舉辦樣板,以點帶面,規模發展。全鄉完成鄉級樣板100xxxx,完成村級樣板436xxxx;完成村組樣426xxxx;完成工作組長樣板132xxxx;完成林業站樣板15xxxx。確保了全鄉目標任務的完成。
(六)加強督促檢查。成立了由鄉黨委書記任組長,鄉黨委副書記、鄉長為副組長,聯系農村工作副書記、分管林業副鄉長、黨政辦秘書、鄉林業站長為成員的泡核桃生產工作督查組,加大對泡核桃產業發展工作的督查。
(七)建立健全種苗供應機制,嚴把苗木質量關。組織種植戶認真栽植,并與種植戶簽訂承諾書,確保成活率達90以上,做到“栽植一片,成效一片”。
(八)認真檢查,嚴格驗收。20**年12月7日—10日通過交叉檢查實地驗收、以發放驗收單的方式,對全鄉所挖的定植塘進行了檢查驗收;20**年3月底以交叉檢查的方法,對全鄉20**年所栽植的樹苗成活率進行檢查驗收,經嚴格檢查驗收,全鄉泡核桃成活率達95以上。
(九)建立完善管理制度。移栽結束后,各村民小組設立了專人管理,同時制訂村規民約,把管護責任落到實處,確保栽得下,管得住,見成效。
(十)建立科學合理的獎懲激勵機制。一是對全鄉干部職工進行了風險抵押金管理。副科以上干部交30xxxx/人,一般干部(含掛鉤單位干部職工)交20xxxx/人,村“兩委”主要領導交10xxxx/人的風險抵押金。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任務的原數退還,完不成任務的,所交風險抵押金不予退還,并全部用于貧困學生救助;二是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任務的獎村委會1.5xxxx/畝,完不成任務的懲1.5xxxx/畝,在“三文明”考核獎金中扣減。其中:完成挖塘任務,達到標準獎xxxx/畝,達不到標準懲xxxx/畝,成活率達不到90以上懲0.5xxxx/畝。獎懲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挖塘驗收結束后兌獎,第二次在翌年驗收合格后兌獎。
三、存在的困難和不足
(一)部份干部群眾思想認識不到位,導致村與村、社與社之間發展不平衡。
(二)部份植株布局不合理(植株栽在田邊地角),達不到標準。
四、下步工作重點
(一)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抓好泡核桃栽后管護工作,落實好管護措施,做到“栽得下、管得住、早見效”。
(二)加大管理培訓力度,提高群眾管理水平,促進早見效。解決好烤煙生產、糧食生產與泡核桃生產之間的矛盾,逐步增強群眾自我發展意識。
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級有關部門的大力幫助和支持下,鄉黨委、政府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以實施“**先鋒”工程為契機,帶領全鄉廣大干部和各族群眾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真抓實干,狠抓落實,超額完成了縣下達給我鄉的泡核桃栽植目標任務。使**鄉的泡核桃總面積達7305xxxx,實現了人均xxxx的目標,為促進我鄉農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加快全鄉各族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